板栗|573公里的北京长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丨京华物语

板栗|573公里的北京长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丨京华物语
文章图片

《长城就在屋檐下:长城非遗游》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组织编写 , 张青仁、毛巧晖、徐姗姗、包媛媛 著 , 中国画报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
两万多公里的长城连接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 。 北京地区的长城 , 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 在经过多个朝代的修缮后 , 明朝的修建奠定了今天北京长城的基本形态 。 从山海关一路行西的长城 , 在天津蓟州区 , 经平谷的将军关进入北京市域 , 仿佛一弯明亮的新月 , 将北京北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与西部的门头沟等6个区串联 。
和其他省份相比 , 北京境内的长城并不算长 。 573公里的北京长城甚至不足整个长城的二十分之一 , 但这并不算长的长城却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 原因在于北京地区的长城直接拱卫京师的险要地位 。 历代王朝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坚固的长城外 , 更在沿途密集地修建了城关 , 派出了大量的将士们驻守 。 这些驻边的将士 , 世世代代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 , 在守卫边关的同时 , 创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
作为连接中原与北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要塞 , 长城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 , 厚重、繁盛的京畿文化又滋养、反哺着长城文化 , 在丰富北京长城文化构成的同时 , 使其成为文明交融的集大成者 。 在长城的一砖一瓦、一点一线中 , 在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中 , 见证着北京的发展变迁 , 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代代相传 。
板栗|573公里的北京长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丨京华物语
文章图片

长城(局部)图 。
长城铸就北京民族交融交往的盛景
在冷兵器时代的过去 , 长城的修筑意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入侵 。 战略地位险要的北京 ,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西周召公奭的子孙、以游牧为主的山戎部落、匈奴、乌桓、鲜卑、契丹、奚族、女真等大量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 辽金以后 ,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突显 。 在历代王朝修筑长城的基础上 , 辽、金以及此后的明王朝 , 大力强化了北京长城的修缮 。 长城拱卫京师之势日渐生成 。
人们或许会这样猜测 , 是因为长城一带战事繁多 , 才会导致历代王朝大兴土木 , 在这崇山峻岭间铸就钢铁一般的长城 。 但当我们查阅古籍 , 行走在长城沿线的村落古堡时 , 却惊讶地发现 , 虽然这一带曾有过战争 , 却多是王朝更迭时的应势而生的局部战乱 。 在修筑长城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 , 长城沿线的民众与不同的政权 , 都默契地将长城视为彼此之间的界限 , 甚少发生战乱与冲突 。 在怀柔 , 对长城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于书文老师告诉我们 , “长城的修建 , 不只是为了抵御战乱 , 更表达着长城内外的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与共识” 。 矗立在这山水之间的巍峨长城 , 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屏障 , 区隔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边界 , 更是长城内外各个民族共同认同的和平与安宁的象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