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573公里的北京长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丨京华物语( 二 )


物理空间上的长城将北疆与中原隔开 , 却也如同纽带一般 , 将长城内外的山山水水、村镇院落 , 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联系在了一起 。 “长城以南 , 多雨多暑 , 其人耕稼以食 , 桑麻以衣 , 宫室以居 , 城郭以治 。 大漠之间 , 多寒多风 , 畜牧畋渔以食 , 皮毛以衣 , 转徙随时 , 车马为家 。 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 辽国尽有大漠 , 浸包长城之境 , 因宜为治 。 ”辽代时的经典 , 记录了长城沿线的风貌 , 长城以北 , 是广袤的辽阔草原 , 盛产着牛羊皮毛 。 长城以南 , 是富庶的农耕文明 。 小麦、稻米 , 丝绸、茶叶、瓷器 , 各种物产通过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到北京 。
过渡地带的长城 , 成为了南北方物资的集散之地 。 沿线的城堡、关口不仅是长城的重要节点 , 更成为沟通南北、物资交换的集散之地 。 古北口、岔道村、永宁城、黄花城、河防口、沿河城……一个个因驻边而兴起的小镇 , 成为散布在长城沿线的边贸重镇 。 行走在古北口村狭长的石板路上 , 鳞次栉比、饱经风霜的商铺见证着这里昔日的繁华 。 南来北往的商客为这边关小镇的富饶繁华吸引 , 定居在此的他们形塑了这里百家姓氏的恢宏大气 。 具有百年历史的清真古寺 , 是古村民众包容和谐的见证 。 一个个边关重镇 , 如同万里长城上一颗颗闪耀的明珠 , 照耀着长城内外的边关要塞 。
站在潮河边的姊妹楼上 , 长城在群山间绵延生长 。 青色的台地上 , 牧羊人挥动着长鞭 , 伴着星星点点的羊群 , 追赶着落日的余晖 。 远处是有着浓郁满族风情的巴克什营镇 。 脚下是一大片密密麻麻、挂满果实的板栗林与核桃林 。 游牧与农耕的边界弥漫在这茂密的丛林间 , 成为北京长城独有的景观 。
板栗|573公里的北京长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丨京华物语
文章图片

松鼠种板栗 。
明朝以后 , 为了安定边关 , 朝廷在长城沿线修筑城堡 , 屯兵戍边 。 这些戍边的将士 , 在这山高密林间 , 种植了大量的板栗与核桃 。 板栗、核桃不仅便于存储 , 果实的热量更能在寒冷的冬天里 , 给予将士们充足的补给 。 大规模的板栗、核桃的持续种植及这一地区农业生产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 在事实上表达着将士们弃战从耕的决心及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 围绕长城而生的果林经济带 , 在联结长城内外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同时 , 也与之形成相互包容与嵌入的姿态 。 正是华夏大地上多元文明的相互嵌入、共生繁荣 , 才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
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 长城离不开沿线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建构 。 这种参与与建构 , 不仅表现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互动博弈 , 更体现为北方游牧民族依托长城 , 与历代王朝的互动中生出的对于长城、家国的认同与责任 , 并将这种认同、责任投入到长城的修建、驻守、维护和对家国安危的承担上 。 唐代时 , 粟末靺羯人建立了渤海国 。 靺羯人南迁燕州 , 在今天的北京繁衍生息 。 唐朝末年 , 在遭遇战乱后 , 靺羯人沿怀沙河畔蜿蜒而上 , 最终定居在怀柔中部的平原与山水之地 , 将其命名为“渤海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