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漠河

|两个人的漠河

文章图片

|两个人的漠河

文章图片

【|两个人的漠河】|两个人的漠河

文章图片

|两个人的漠河

文章图片


编者按:年轻人时常在心中默念 ,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 还有诗和远方 。 ”

“远方”朦胧地成了潇洒美好的代名词 。 但远方究竟是什么样子 , 却少有人爬山蹚水 , 去窥得真实 。而这样的“远方” , 属于一个特殊警种的“日常” , 他们挺立在机场海港 , 蛰伏于密林戈壁 , 不仅要戍边守土、查验出入境人员、车辆 , 还要缉毒抓赌、缉盗侦凶、调解纠纷等 。他们正是国家移民管理警察 。 本期专题 , 这群年轻守卫者和《中国青年》记者分享了国门之上的真实经历—— 在“中国最后的秘境”独龙江乡 , 大雪、暴雨和泥石流是这里的常客 。 70年来 , 官兵们在这里上演无声接力 。 如今 , 30多位年轻人一心扎根于此 , 保卫边境安宁 , 与独龙族人民一起 , 创造乡村振兴崭新图景 。在边境小城云南瑞丽 ,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 已四度封城 , 人口外流超过50% , 研究表明 , 这里的风险等级显著高于中国其他沿边开放口岸 。 中国移民管理警察始终站成口岸的第一道防线 , 近两年来 , 昼夜守护 。在“风口国门”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 执勤一线检查员崔洪武和警犬训导员刘欣的青春在此交汇 , 边境线上 , 他们带着警犬扎根国门 , 背后是他们守护的万家灯火 。在中国最北的洛古河畔 , 夫妻警务室里的史先强和沈欣夫妇在44公里长的边境线上 , 日夜与寒冷和孤独作战 , 把警务当成了家务 , 把村民变成了亲人 。…… 本期专题 , 我们采访了国家移民管理机构的10组青年国门卫士 , 用戍边卫国的故事抒写青春誓言:远方不止诗和田野 , 更有青春的汗水和担当 。守国门 在远方 ——青年国门卫士风采录③ “最北夫妻警务室”的洛古河之爱 @文/本刊记者 曹珊珊 通讯员 张晏搏 北纬53°36′ , 东经121°62′ , 黑龙江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 。 来自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河与来自俄罗斯的石勒喀河在洛古河村汇流 , 形成黑龙江的源头 , 南岸的洛古河村和北岸的俄罗斯波克罗夫村隔江相望 , 国境线位于河流中央 , 顺着黑龙江蜿蜒 。驻守在洛古河村东头的移民管理警察史先强和沈欣夫妇 , 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沿着河岸巡逻辖区内长达44公里的国境线 。 零下40多摄氏度 , 史先强(右)和沈欣(左)的面罩上挂上了白霜 1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