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在苏州河上游船是什么体验③|苏州河游船12年实践之启示( 二 )


观光里程不必贪大求全
对于城市而言 , 郊区段河岸普遍而言更多的是绿带 , 例如洪水缓冲区或者服务于本地居民的公共绿地 。 这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 。 实际上 ,河流通航里程与水上观光范围是两个维度 , 水上观光的范围必然小于通航里程 , 因此不需要强求水上观光与两岸沿河公共空间贯通的长度相等 。
如果河道较窄 , 水上观光可以离岸上的建成景观更近 , 这是一大优势 。 而类似于苏州河这样的城市水系可以主推这一优势 , 在前期以城市为重点 , 不必贪大求全覆盖整个河道 , 也不需要每个景点都设置码头 。 即使一开始只开通城市功能相对成熟的几个码头 , 也不会影响游客体验 。 反之 , 之前普陀区主导游船时产生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试图覆盖整个流域 , 从而导致“战线”拉得太长 , 加上船上缺少餐饮娱乐 , 只能静坐拍照 , 造成体验不佳 。
旅游功能完善不等于过度景观化
“过度景观化”的意思是在现有景观不够“刺激”的状态下 , 人为增加表演、行为艺术、声光电展示等 , 让游客时时出于一种信息过饱和状态 , 从而达到丰富的旅游体验 。 中国的文化旅游行业一度以“印象XXX”为模板 , 打造人工场景 。 但“场景化体验”并非只能通过高强度刺激才能实现 。 在类似于苏州河的城市河道两岸有着大量的居民区 , 居住体验是与观光体验同等高度的城市环境需求 , 二者之间需要平衡考虑 。 香港与新加坡都因为招牌过多 , 城市夜间过亮 , 引发的本地市民居住体验逐年下降 , 并且在大众媒体上引发“我们需要居住的城市主题公园化吗”的讨论 。城市不能因为试图通过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而陷入依靠奇观引流的“内卷”中 。
旅游体验所包含的不仅是视觉奇观 。 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旅游城市并没有各类奇观 , 相反 , 很多“内力”都作用在城市软件上 , 例如全龄友好、支持残疾人出行、允许带宠物从事某些体验等 , 在人性化、包容性服务上带来的关于“文明”的反思远超奇观谈资带来的满足感 。
让岸上景点真正可以进入
城市旅游很容易遇到的问题是景点不可进入 , 只能“看皮” , 打卡了事 。 这对于深入挖掘城市文化是不利的 , 也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城市在历史文化旅游方面难以精品化的原因之一 。
如果游客上岸时依然无法进入那些历史建筑 , 这与水上“走马观花”的效果并没有本质区别 , 那么水陆联动也发挥不了弥补水上活动不足的作用 , 甚至还可能倒逼水上观光游的衰退——水上观光在航道单一且承载力受限的情况下很难做到窄众化、高附加值 。 毕竟静坐船上听科普广播的体验并不好 , 包船的成本又很高 , 除非单位或者旅游团 , 单靠趣缘群体很难做到 。 而城市行走每次都可以通过趣缘小组的形式 , 选择不同的道路 , 用不同的方式串联不同属性的景点 , 更能深度讲好人与城市连结的故事 , 比包船省钱 , 每个景点停留和讲解的时间还更加可控 , 比水上的灵活性更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