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的“coffee time”:爷叔阿姨是基底,“中式咖啡”等上位( 四 )


咖啡这一品类对于咖啡豆的出身非常看重 , 相比于受欢迎的巴西、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产地 , 早年间云南的咖啡豆没有产地光环 。 “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 , 云南完全是把咖啡豆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来种植 。 ”鱼儿说到 , 由于咖啡豆非常娇气 , 喜阴又喜阳 , 所以当时人们更多种植可以量产的品种 , 忽视品质上的追求 。 而近些年 , 伴随种植、养护和烘焙技术及工艺的衍进 , 云南咖啡豆也正在形成产地身份标签 。
2019年 , 星巴克中国也推出了首款云南臻选拼配咖啡豆——普洱保山综合咖啡豆 , 越来越多的国产咖啡品牌也在有意选择云南的咖啡豆 。 因此 , 鱼儿还是决定要回到咖啡文化火花四射的上海 , 继续她的咖啡情怀 。
资本增厚行业
情怀背后还有关于“面包”的考验 。
万旭向采访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开一个精品咖啡店 , 一般情况下装修、设备等前期投入大约需要30-50万元 。 如果门店配备4个人 , 每人每月人工成本1万元 , 房租也算1万元 , 这些成本平均到每天就是1666元 , 再加上水电费等杂项 , 每天的固定成本就是2000元 。 假如一杯咖啡30元 , 产品的毛利率算作80% , 那么一天需要卖到125杯 , 门店才能收支平衡 , 而这当中还没有计算前期的投资成本 。
上海的精品咖啡门店占比超过50% , 新开的精品咖啡馆多 , 但每年关闭的门店也很多 , 对于独立精品咖啡门店而言 , 房租、人力、水电成本负担很重 。 “你去看现在跑在前面的本土咖啡品牌 , 后面基本都有资本的加持 。 ”鱼儿这样说到 。
万旭也有同样的看法 , 负责某知名咖啡品牌代理的万旭 , 非常明白合适的点位之于咖啡门店的重要性 。 在上海 , 他正在亲历国产咖啡与外资咖啡疯狂抢点位的情况 。 “瑞幸、MANNER以及星巴克的外送服务 , 这些你熟悉的品牌其实都在抢 。 ”
这是一场关乎时间、速度、资本雄厚程度的综合竞赛 。 2020年5月至今 , 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咖啡品牌披露新融资 。 资本加持后 , 目前国内的咖啡市场正在经历跑马圈地的关键时刻 。 MAN-NER在3月1日宣布 , 在全国10座城市将有超过200家新店齐开 。
在搅动市场热度后 , 这些咖啡连锁品牌也在培育着这一市场 。 正如圈内人士习惯将瑞幸咖啡看作是“引爆器” , 通过高额补贴、迅速扩张 , 瑞幸咖啡培养了更多的消费人群 。 因此 , 这些连锁咖啡品牌的竞争、抢位 , 只会愈来愈激烈 。
行文至此 , 总结而言 , 上海的咖啡市场有海派文化的印记 , 有爷叔阿姨们作为基底 , 有中国式的创新推动向前 , 有战鼓擂动的资本搅动 , 多重因素使得这一市场的扩容 , 走在了最前面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