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 渔阳

关于渔阳的诗句1.歌颂蓟州的诗句150字左右
渔阳故郡 , 蓟州新府 。
东临碣石 , 南望沧溟 , 西连太行 , 北负燕山 。襟翠湖而带三河 , 依京津而托承唐 。
物华天宝 , 龙光射挂月之巅;人杰地灵 , 五子登及第之科 。上元古界有剖面 , 一页掀开亿万年 。
九分天下属冀州 。西周燕国初定都 , 春秋无终始建国 。
西周春秋至西汉 , 五定国都在此城 。隋唐元明大清朝 , 初为渔阳后蓟州 。
渔阳蓟州终归县 , 喜登津门大家庭 。从此旧貌换新颜 , 千年古城获新生 。
古刹独乐玉观音 , 千年一笑渡众生 。乾隆巡游到盘山 , 诗言不再下江南 。
蓟北雄关真如铁 , 百年屹立铸精魂 。人间仙境八仙山 , 无限风光在顶峰 。
2.闻一多诗歌渔阳曲赏析
《渔阳曲》是闻一多诗歌中叙事性最强的长诗 。
在中国民间曲艺中 , “渔阳掺挝”(或称“渔阳掺”)是一种鼓曲的名称 , 以其愤怒激昂的格调闻名 。弥衡击鼓骂曹是我国小说、戏曲中的传统题材 , 闻一多的这首诗就根据这一题材改编而成 。
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高朋满座的宴会上 , 威严的主人吩咐一拨鼓手击鼓助兴 , 一位“儒冠儒服”的鼓手徐步走上阶梯献艺 , 他技艺娴熟 , 鼓声与众不同 , 时而如狂涛拍岸 , 时而象霹雳腾空 , 慷慨激昂 , 充满阳刚正气 。堂上的主人是不可一世的权奸 , 从这鼓声中他分明悟出了鼓手的愤懑和挑战 , 于是面如死灰 , 想要发作 。
但是另一阵难以抵挡的鼓声如潮似浪地卷过来 , 把他的恼羞成怒击得粉碎 , 这个时候 , 鼓声又一换而成轻快活泼 , 仿佛是胜利者无所畏惧的开怀大笑 , 堂上的主人“一动也不动” , 英勇机智的鼓手完成了惩斥国贼的使命 。虽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无曲折 , 但是所有这些戏剧性的曲折都不是外在的、行动上的 , “白日底光芒照射着朱梦”的时候 , 堂上高朋满座 , 堂下鼓声阵阵 , 末了“白日的残辉绕过了雕楹” , 堂上依然是高朋满座 , 堂下依然是鼓声阵阵 , 所有的变化都是心理上的、细微的 , 不加仔细的辨析 , 几乎难以察觉 。
在这里 , “鼓声”成了诗的中心 , 它是传达这一细微变化的关键 , 鼓手通过鼓声来怒斥权奸、庭辱枭雄 , “高堂上虎踞着”的威严的主人也因为领悟了鼓声的含义而面如死灰 , 呆若木鸡 , 勿留过多的言语 , 也勿需啰嗦的解释 , 一切都尽在旋律之中 , 尽在这无字的乐曲之中 。这样一来 , 鼓曲的意义几乎被诗人所神话了 , 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神奇的夸张吧 , 诗歌倒因此而颇有一层迷蒙的传奇式的色彩 。
这首诗主要的功夫也就用在了对“鼓声”的渲染上 。诗人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 , 从不同角度铺垫、烘托、映衬着鼓声独特的艺术魅力 。
必须指出的是 , 要表现这一无字的乐曲是非常困难的 , 第一便是因为它的“无字” , 所有的思想感情都全凭我们敏锐的感觉能力去接受、去感悟 , 对于乐曲 , 感受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 , 要“翻译”成语言符号 , 传递给我们读者 , 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第二是因为它毕竟又是比较单纯的鼓曲 , 较之琵琶、胡琴之类 , 它显然相对的变化较小 , 其意义似更难捉摸 , 也更难表达 。在诗中 , 关于鼓声的描绘从头到尾也只有两个字“叮东” , 但”叮东”之中 , 却又的确大有深意 , 这就必须依靠乐曲之外的其他艺术力量了 。
【渔阳鼙鼓 渔阳】归纳起来 , 这些艺术力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鼓手的表演方式进行了富有层次感的呈现 。
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的静态:“你看这鼓手他不象凡夫 , /他儒冠儒服 , 定然腹有诗书;/他宜乎调度着更幽雅的音乐 , /粗笨的鼓棰不是他的工具 , /这双鼓棰不是这手中的工具” , 鼓手的儒雅更显出他的与众不同 , 他有能力传达出更“幽雅”、更意味深长的曲调 。这就暗暗地培育了读者强烈的“期待意识” , 我们先天地认定在他的鼓声中确有“与众不同”的深意;接着 , 诗人又要言不烦地勾画了他“走上高堂”时的感觉:“他看见满堂缩瑟的猪羊 , /当中是一只磨牙的老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