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哪三家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三家分晋是指韩、赵、魏 。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 。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 。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
经过介绍
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 。而晋国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却逐杀诸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到晋成公时以“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赵盾又将各家异姓大夫代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对于作乱的异姓卿大夫没有可靠的制约力量 。
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郤、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智氏等强大宗族 。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 。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 。执政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 。
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 。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 。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 。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 。此战即晋阳之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
以上内容参考360百科-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哪三家 三家分晋

文章插图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
公元前5世纪,原是晋国卿大夫的赵、魏、韩三个大家族,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实际上等于瓜分了晋国的大权 。应赵、魏、韩三家的要求,早已形同虚设的周王朝,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正式承认并册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
赵国国君赵鞅立赵无恤为赵家继承人后,赵鞅经常亲自教导他 。几年后晋国四卿中实力最强的智氏,联合赵氏攻打郑国 。攻破了郑国好几个城池,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赵无恤随智伯出征伐郑回来后,没过几年,父亲赵鞅便应病去世,无恤继任为赵氏的族长,而晋国的正卿职位,则改由智伯担任 。继任族长的无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用巧计占领了代国 。赵无恤上任后的第四年,智伯联合赵、魏、韩三家,私自瓜分了以被灭掉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的封地 。晋国国君大怒,打算请齐、鲁两国出兵灭掉四卿,让自己夺回权力 。但这个计划很快被智伯知道,于是他联合三卿打跑了国君晋出公,扶立了新的国君 。从此,智伯掌控了晋国的全部国政 。智伯野心越来越大,让三卿都拿出一万户封献给智国 。韩、魏两国都献出了一万户封,而赵没有献 。智伯大怒,水淹晋阳,而韩、魏叛变,始智军大乱,智伯战亡 。
智伯被杀后,韩、魏、赵共同瓜分了智氏,逐步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
水淹晋阳5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03年,晋国由此变成小国,反倒要去朝拜赵、魏、韩三个新诸侯 。公元前376年三国终于废了晋静公,晋国从此灭亡 。中国进入了天下混战的战国时代 。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 。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
什么叫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
晋平公时,韩、赵、魏、知、范、中行六国相争 。后于公元前453年,赵灭藩、中杭两家后,联合韩、魏灭芝家,晋公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卫王封韩迁、赵忌、魏四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景侯分封晋国 。
扩展资料:
事件的过程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