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旌德有仙山——凫山文化臆想( 二 )


所有资料求证的就一个意思:窦子明是在凫山成仙的 。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因和果 , 都俱全了 。
《说文解字》对“仙”的解释是:“仙 , 长生仙去 。 从人从山 。 ”《释名》注:“老而不死曰仙 。 仙 , 迁也 , 迁入山也 , 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 , 山林是道者避隐合药之处 , “山林之中非有道也 , 而为道者必入山林 , 诚欲远彼腥膻 , 而即此清净也 。 ”“是以古之道士 , 合作神药 , 必入名山 , 不止凡山之中 , 正为此也 。 ”葛洪认为归隐山林是一件很庄重、很神秘的事情 , “名山为合药之所” , 是炼丹的首选之地 。 为道之士“莫不飘渺绝迹幽隐山林” , 远离俗人俗世 , 才具备成仙的条件 。
窦子明由西山而凫山 , 就是这样一个行动轨迹 。 不知道葛洪的理论 , 可是追随子明到旌德之地考证后得出的结论?
据传 , 唐代诗人李白亦曾到过旌德地 , 听了窦子明炼丹成仙的传说 , 羡慕不已 。 后来 , 他在游览宣城敬亭山时 , 还念念不忘 , 一心想学窦子明炼丹成仙 。 有诗为证:

敬亭一回首 , 目尽天南端 。
仙者五六人 , 常闻此游盘 。
溪流琴高水 , 石耸麻姑坛 。
白龙降陵阳 , 黄鹤呼子安 。
羽化骑日月 , 云行翼鸳鸾 。
下视宇宙间 , 四溟皆波澜 。
汰绝目下事 , 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 , 前期浩漫漫 。
强食不成味 , 清晨起长叹 。
愿随子明去 , 炼火烧金丹 。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李白对葛洪、窦子明炼丹成仙 , 一直心存向往 。 其《石壁山》也表露了这种追道成仙的思想 。
石壁望松寮 , 宛然在碧霄 。
安得五彩虹 , 驾天作长桥 。
仙人如爱我 , 举手来相招 。(《石壁山》)
因了窦子明的传说 , 后人就把他成仙的山称为石凫山(凫山)了 。
先有凫山殿 , 后有旌德县
旌德流传这样一个俗语:“先有凫山殿 , 后有旌德县 。 ”
要解释这个俗语 , 得大致弄清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初建凫山殿的时间 , 二是旌德建县的时间 。
1992年版《旌德县志》载:“宋代梓山东岳庙和凫山殿 , 香火盛极一时 。 ”也就是说宋代已有凫山殿了 , 始建时间可能更早 。
旌德建县时间是唐宝应二年(763) 。
传说窦子明成仙时间是晋太康八年(287)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