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交广会客厅|在这里,青春就是和风沙战斗

【风沙|交广会客厅|在这里,青春就是和风沙战斗】交广会客厅|在这里 , 青春就是和风沙战斗
乌兰布和沙漠腹地 , 乌吉铁路蜿蜒而过 ,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条重要经济脉络 , 每年约有100余万吨盐、碱通过铁路运出沙漠 , 销往全国各地 。 在这里 , 乌海工务段本井线路车间吉兰泰线路工区职工李畅和工友每天严阵以待、随“沙”而动 , 保障“盐路”安全畅通 。
清晨 , 茫茫沙漠还在沉睡 , 寒风夹裹着黄沙 , 没头没脑地翻滚着 。 6点10分 , 接到乌吉线105公里发生沙害的通知 , 李畅和工友急匆匆穿好棉衣 , 拿上铁锹便乘车赶赴沙害现场 。
吉兰泰线路工区负责的100至130公里区段 , 是乌吉线上沙害最严重的区段 。 每年春运 , 正值沙漠风沙季节 , 线路两侧的沙子经常被吹上线路 。
6点50分 , 汽车到达乌吉线105公里处 。 几名职工快速下车 , 沿着钢轨错位排成一排 , 手里的铁锹不停挥舞起来……沙粒随着大风飘散 , 打在脸上生疼 。 清沙是个力气活儿 , 虽然此时的室外温度还在零下20度左右 , 但不一会儿他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 , 寒风中又瞬间被冻成“盔甲” , 帽檐、口罩周围也挂满了“白霜” 。 遇到钢轨底部和螺栓扣件等铁锹够不到的地方 , 李畅不时趴跪在地上 , 用双手刨 。 有时风向突然一变 , 嘴巴、鼻子被灌的都是沙子 , 而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加餐” 。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 , 沙害频发 , 最严重的一次 , 线路积沙最厚的地方有80多厘米 , 那天我们100多人从早上6点一直清到了晚上8点 。 ”2012年大学一毕业 , 李畅就来到了本井线路车间吉兰泰线路工区 , 从那时便开始了清积沙、打沙障、挂围栏的工作 。 和风沙战斗了10个年头 , 他对第一次清沙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 10年来 , 工区累计清理积沙约350万立方米 , 相当于把2500个足球场深挖20厘米 。
清不如防 , 防不如治 。 常年驻守在沙漠无人区 , 吉兰泰线路工区渐渐探索出以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治沙之路 。 他们采取“高、中、低”尼龙网格相配套的方式阻沙 , 修建层层防沙障 。 “如今 , 尼龙网格渐成规模 , 铁路两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再加上清沙设备也进行了升级换代 , 我们的清沙压力小多了 。 ”大漠中风头如刀面如割 , 在这里呆的久了 , 30岁的李畅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 , 但脸上却一直洋溢着如山花般灿烂的笑容 。
10时50分 , 经过四个小时的连续鏖战 , 李畅和工友清除线路积沙16立方米 , 抢通线路200米 。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张建华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