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古诗词描绘的泉州世遗景致( 四 )


草庵曾被误认为是神仙窝
九日山|古诗词描绘的泉州世遗景致
文章插图

航拍草庵。陈英杰摄
草庵位于泉州城以南15公里的华表山东麓,依山而筑,是宋元时期泉州城远郊的一处摩尼教(又称明教)寺院。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庵中现存一方雕凿于至元五年(1339年)的该教创始人摩尼的石雕造像,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草庵寺后奇石丛峙,连绵成片如梅花,故此峰称万石峰或万石梅峰。寺门有联:“神灵体正胜佛国,地寂境幽似西天”“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内,天光云影四时春”。
明万历年间,有两位著名泉州诗人游览了草庵并留下诗篇记游,一位是黄克晦,另一位则是黄凤翔。黄克晦的《万石峰草庵得家字》诗云:“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萝阴日半斜。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他以为草庵是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将之称为“太乙家”。“风榭无人飘翠瓦”一句说明草庵当时颇为荒凉,也从侧面反映泉州明教业已衰落不显。黄凤翔则作《秋访草庵》曰:“琳宫秋日共跻登,木落山空爽气澄。细草久湮仙峤路,斜晖暂作佛坛灯。竹边泉脉邻丹灶,洞里云根蔓绿藤。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这是在秋季里与友人一起造访草庵。
1933年12月31日(冬月十五日),弘一法师应草庵庵主之请,由传贯法师陪同第一次来到草庵时,写下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1934年正月,法师在草庵讲经时,写下另一楹联:“草蘵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悲天悯人之意不言而喻。
九日山|古诗词描绘的泉州世遗景致
文章插图

真武庙始建于宋代。陈小阳摄
说到楹联,泉州真武庙殿外的一副楹联也很出名。真武庙位于泉州城东部石头山麓的晋江北岸,是一组依山势而筑的院落式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建筑群坐东朝西,现存建筑自下而上有山门、石阶、凉亭、真武大殿。山门后依山砌有24级石阶,石阶两旁扶栏尚存有宋代栏杆及石狮。石阶之上台地有岩石状如龟蛇,是真武大帝的象征。真武大殿外一副楹联是清道光年间翰林庄俊元所作:“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这副楹联一语双关:一来,“紫帽”“罗裳”是真武庙面对的两座名山,一“脱”一“抛”,尽显真武大帝的气度,而“不整冠”“亦跣足”则生动描绘出了真武大帝洒脱的形象;此联另有一层含义,即隐射南宋幼主逃难至此的狼狈情景:南宋末年,因元军大举南下,年仅9岁的宋端宗赵昰与弟弟赵昺慌忙南逃至泉州。怎奈招抚使蒲寿庚不愿接纳,拒开城门,幼主一行人流落街头,皇亲国戚们当时是衣冠褴褛、狼狈不堪,后来便在真武庙过夜驻跸,因此,真武庙亦有“圣殿”之称。庄俊元所写的“不整冠”“亦跣足”,同样是在描写当时南宋幼主落魄、可怜的形象。如今,读着这副对联,抚挲庙内旧物,追忆那段历史,不免心生慨叹。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