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而远之的意思:就是怪力乱神孔子不谈,
敬而远之的意思是:敬鬼神可以,但别把全部心思放在鬼神身上 。
(这句话其实是很轻蔑的语气)
有没有鬼神孔子当时被称为圣人难道真的不知道吗?答案是知道,但是他不能说 。
孔子其实三个问题都不谈:
一、怪力乱神不谈
二、人性、天道不谈
三、死亡问题不谈
为什么不谈呢,是不是因为孔子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孔子一定思考过,以孔子的境界,他对这样的问题一定是理解的非常透彻,所以首先孔子肯定不是不知道 。
那是为什么不谈,因为有些问题不能谈!说了不好,说了会引起不好的道德后果,这就是价值判断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
我们先来讲一讲人性,孔子虽然很少谈人性问题,但是论语里总能找出一句话,非常明显的一句话,就是讲人性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你说他不说吧,他又说了 。
所以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还一定要说 。
为什么孔子这句话一定要说呢?
性相近就是说人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人性到底怎么样,孔子说:不说;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这个孔子不说 。
这个问题也不好说 。
(人类到今天我们也没办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人性到底是怎么样)既然不能从事实的角度来确定人性到底怎么样,我们就要从价值的角度来选择哪一种观点最好!不是选择哪一种观点是真的,而是选择哪一种观点是好的那到底哪一种观点是好的这也很难说{比如黑格尔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当人们说人性是善的时候人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你觉得很好吧?可他下边还有句话)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时候,人们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所以这个是真的很难说,不是简单能做判断的 。
因此孔子一般情况下不说!(在当时的年代,人们对人性是善是恶有着激烈的争论)那么孔子对人性的善恶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看法呢?
到了战国时代,到了孟子的时代,关于人性问题,主要有四个观点:
告子:人性没有善恶(善恶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孟子:人性本善(人性都是善的)
荀子:人性本恶(人性都是恶的)
还有一种对人性的说法是: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人性不同)
我们也来做个价值判断,先选以上观点哪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观点我们认为一定是最后一种观点!为什么他是最糟糕的?第一,它为人类的不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 。
既然人性生来就不一样,我生来就善你生来就恶,所以我俩肯定不平等,我就应该住高楼大厦?你就应该住贫民窟?你活该?因此我们说在这四种观点里面最糟糕的观点就是人性不同 。
而前面三种观点都不一样,孟子和荀子的观点完全不一样,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一条(人性相同)!孟子讲人性善不是某些人人性善,而是所有人的人性都善,荀子讲人性恶不是某些人人性恶,而是所有人的人性都恶 。
所以孟子和荀子虽然针锋相对,但是他们和孔子不矛盾,他们都坚持了孔子的这个底线,可以说善也可以说恶,但是必须坚持这个底线——人性相同
人性相同是什么?人性相同就是为人类的平等,道德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 。
所以我们说,孔子不该说的地方他不说,该说的地方他意识到将来对后世的影响,知道自己说话的分量,所以他就用他的身份,权威说了这一句:性相近也 。
给后人确定了一条底线!在这句话之上怎么讨论都可以,之下不能胡说八道^_^这就叫价值判断力 。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死亡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一个问题:人死了以后是有知还是无知 。
说白了就是人死之后到底有鬼没鬼,孔子说:不说 。
子贡奇怪怎么不说呢0.0因为不能说!孔子告诉子贡如果我说人死了之后没鬼,那父母死了,子女想反正他死了,也没鬼就是个死尸,随地一扔拉倒,导致子女随便对待父母的遗体,所以不能说没有鬼 。
可也不能说有鬼呀,为什么呢 。
我如果说是有鬼嘛,子女就想,虽然他死了,可是他有鬼啊,鬼在看着我们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父母的丧事大操大办,甚至把家里的很多财产都拿来陪葬,结果是影响了活人的生活质量 。
注意:有鬼和没有鬼是一个事实判断,或者有,或者没有,孔子肯定是知道人死之后没有鬼,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事实判断,它还有价值问题,所以每件事物,不仅要做事实判断,我们还要做价值判断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橘子和羊肉能一块吃吗
- 一品红有毒吗 一品红图片
- 关于开口露馅饺子的做法
- 怎么才能让胡子消失
- oroton是什么牌子
- 刚生完孩子几天喝排骨汤可以吗
- 怎么选择兔粮
- 类的私有成员会被子类继承么
- 表达压力大的心情句子
- 白面大饺子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