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什么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 三 )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 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 并提出“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
“致广大而尽精微” 【原文】
问“至广大”二句 。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 , ‘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 。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 , 人不能‘尽精微’ , 则便为私欲所蔽 , 有不胜其小者矣 。故能细微曲折 , 无所不尽 , 则私意不足以蔽之 , 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 , 如何广大不致?”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 , 事理之精微?”曰:“念虑之精微 , 即事理之精微也 。”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 , 纷纷异同 。皆是说性 , 非见性也 。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
【译文】
又向先生请教“致广大而尽精微 , 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 。
先生说:“‘尽精微’即为了‘致广大’ , ‘道中庸’即为了‘极高明’ 。因为心的本体原本广大 , 人若不能‘尽精微’ , 就会受私欲的蒙蔽 , 在细小处就战胜不了私欲 。因此能在细微曲折的地方穷尽精微 , 私意就不能蒙蔽心的本体 , 自然不会有障碍和隔断 , 心体又怎能不致达广大呢?”
又问:“精微究竟是指念虑的精微 , 还是指事理的精微?” 先生说:“念虑的精微就是事理的精微 。”
先生说:“现在探讨人性的人 , 都争论着异同 。他们全在说性 , 而并非去见性 。见性的人根本无异同可言 。”
〔评析〕
前文说到“道问学”是为了“尊德性” 。这里进一步阐明“尊德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尽精微”、“致广大”而“道中庸” 。“广大”是指圣人之道的宏大无比 。“精微”则是对“致知”的具体要求 , 要达到不因为一毫私意蒙蔽了自己 , 不因为一毫的私欲而牵累了自己 。致知、折理、辨义 , 都不能有毫厘的差误 。
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指的是什么1、“致广大而尽精微” , 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 , 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 。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什么意思 致广大而尽精微】 2、干事之需、成事之要 , 既讲究格局视野 , 要求能在围绕中心、通盘考虑、全局规划中锚定方向、找准前路 , 又要将“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意识贯彻干事创业始终 , 蹄疾步稳、细致精当、见微知著 , 一步一个脚印 , 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错失良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