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斯仁达西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起身招呼着我们 。
老人身后的挂毯展示着蒙古包,草原,马匹,河流这就是她们秀美的家 。
风趣乐观的斯仁达西老人,热情的邀请我们就坐,还带我们到处去看看,只是大家语言不通,一时又找不到年青人能够帮助我们翻译成汉语;对于我们的语言她也听不懂,大家的交流就只能够表现在比比划划和表情上 。
斯仁达西老人指着面包让我们吃,布里亚特语:荷乐玛,自制大列巴--切成块与稀米单,奶油,白糖一起食用!
我尝食了布里亚特人的特色食品大列巴,微甜,可口,麦香味,好吃!
黄油:把乌如莫倒入锅内熬煎,分解出黄油 。
女主人的女儿聆听僧人“火供节”程序,他们之间的对话讲的是汉语 。
一妇女十分熟练的骑上摩托车购买“火供节”需要补充的物品 。
主人的正面墙上一张马皮画,刻着“蒙古帝国”的划界 。
帝国勇士:成吉思汗,座驾,武士,盔甲,战旗,长枪……如同闪电霹雳,曾经的驰骋,留恋的剽悍,庞大的拥有,称雄的帝国 。
布里亚特是蒙古族中一支古老的部落,史籍曾称他们为“布里雅惕”、“布来雅”等, 其先民一直在贝加尔湖附近活动 。据《蒙古秘史》第239 条记载,1207 年,成吉思汗长子拙赤率领大军,征服“林木中百姓”,浩里布里亚特部落也和其他“林木中百姓”的各个部落一样被征服,成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
布里亚特蒙古族作为跨界而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和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波及到布里亚特地区,使布里亚特人居住区变成战场 。
1918年初,一部分布亚特、鄂温克族牧民带着家眷,赶着畜群,进入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边界,呼伦贝尔衙门将这批布里亚特人安置在伊敏河的支流锡尼河两岸地区 。
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布里亚特百年居住部落 。
布里亚特人原信萨满教,东贝加尔湖地区的居民则多信喇嘛教,名义上信仰东正教,实际上仍保留萨满教 。
我向喇嘛请教:布里亚特族人信仰,请他给我讲一讲什么叫“火供节“ 。
他确滔滔不绝向我讲起藏传佛教的传世与活佛的功绩,蒙古族的黄教与西藏藏教的根源,藏教与佛教的先后形成 。
他们来自科尔沁右翼中旗博克达喇嘛庙,被邀请来做“火供节“法事 。
僧人们用酥油和面粉捏制佛祭山峰,云雾,莲荷等不同象形 。
“火供节“:以燃烧贡品的方式供养给本尊 。火供的对象有世间的护法神、多闻天王、赞巴拉等等;出世间者为智能本尊,如阿弥陀佛、观音等等 。在火贡时,将炉坛观想为佛或护法神所住的宫殿及坛城,外在是火的形象,但内在分别为佛、护法神及他们的眷属 。所有的供品,如五谷杂粮、油、金银等等,都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不同的业力,藉由燃烧贡品,他们都欢喜接受 。
“火供节“含义:
息灾:消除疾病魔障等八难,即八种怖罚,包含超渡冤亲债主历代之灵及祖先 。
增益:增长福寿、财富;
怀爱:为招聚人及财富;
降伏:镇压邪魔、怨敌 。
“火供节“开始前用大锅支起来,将僧人们用酥油制作的山峰,云,花,像放置在中间点燃,人们从另外一个大盘里酥油拌过的面粉,用一只木勺不时往上培添,妇人们从自己带来的口袋里取出一把一把的小节香,往上撒着,嘴里念叨着我听不懂的语言 。
这时大锅里只冒烟,不起火苗 。
广场上坐了许多部落里的老人,等待着“火供节“的开始 。
部落里以老年人为多,以妇人为多,有幸的机会让我们遇到了,确让我们少了语言的交流 。彼此语言障碍成为我们了解仪式的屏障;能够听懂汉语的又忙得不可开交 。
布里亚特人的服饰别具特色,样式美观大方 。女子头系绸巾,未婚女子多身穿溜肩式长裙,前胸打褶 。已婚女子身着肩部打褶的长袍 。肩部是否打褶,成为女性已婚、未婚的醒目标志 。两种袍服均不系腰带,与常见的蒙古袍样式相比,别富韵致 。
冬季,男女均头戴尖顶红缨帽,脚蹬马靴,身着皮袍或长裙 。男子腰束绸带,女子则在长袍之外再罩一件皮、棉坎肩 。
作为我们游人置身于布里亚特蒙古人中间,无不对其服饰的艺术性和高超、精湛的剪裁、缝制技术发出由衷的赞叹 。
男人春、夏、秋三季头戴呢子尖顶帽或前进帽,身着长袍,腰束绸带,足蹬马靴 。即便是这样尖尖的帽子,也是男女式样有别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集体友谊的格言
- 沙发客人和主人位置 沙发客
- 描写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四字词语
- 起灵人和哭灵人是什么意思 起灵
- 百岁山广告中的老人和公主是谁 百岁山广告
- 农村人和城里人骨子里的区别 农村人
- 富人与穷人最大的区别 富人
- 奥德赛亚特兰蒂斯任务怎么开启
- 亚特兰蒂斯之恋在哪个app上能看 亚特兰蒂斯之恋
- 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