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名句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五 )


而当他来到门楼上 , 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 , 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 , 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 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 , 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 , 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 。老太婆害怕 , 她要给自己开脱 , 于是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 , 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 。而她不知道 , 她的自我开脱 , 也给了正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 。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 , 在这个罗生门里的一进一出 , 就像经历了一次社会的洗脑 。
家将、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间的关系 , 不由让人想到鲁迅先生常说的吃人的现象 。谁在吃人?谁在吃谁?有很多人试图从理论中归纳出个一二三 , 我却觉得比起那些文学评论 , 小说通过作者平日的观察提炼 , 写出的虽然是故事 , 却更能揭露吃人的本质 。死去的女人生前是吃官兵 , 老太婆吃女人 , 家将吃老太婆 , 每个人都在吃人 , 每个人又都在被吃 。因为那些仅剩的良知 , 也被饥饿折磨地昏头了 , 而社会又给与每个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 。
《罗生门》——芥川龙之介这是本来自日本作家的一本书 , 属于故事散文型书籍 。
起初以为是一本中篇小说以为是个故事的性质 。那时候买这本书是之前自己的领导那时候在工作上说:和代理商之间别被搞成了罗生门 。他那时候问我知不知道什么叫罗生门 , 那时候自己还装作知道 , 其实自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罗生门 。
后来他解释说:罗生门 , 就是一个说一套然后各自认为都是有道理尤其是传达政策这种 , 你点到了以为他就全懂了最终导致了事情结果不行 , 然后双方各自去说理 , 然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 这就成了罗生门了 。
本以这本书也还是这样的内容和故事 , 于是那天在市场上看到就果断的买了 。
在过来阅读了才知道 , 原来这书是有多个故事组成的散文形式 。
这书没有讲道理 , 而是通过一个个作者描述的故事讲述作者想到的画面 。
然而文中特别精美的就是一句句描绘场景 , 叙述画面的句子了 。
这种描述方式和很多的国内书籍不一样 , 显得更丰富也更具形象感觉 。在阅读的时候 , 每当遇到那这自己特别能够体会的句子自己就已然而然的画了一下 。这种方式也极大加深在阅读时候的感觉 , 在开始看前几个故事时候没有任何感觉 , 也觉得特别枯燥 , 文字没有画面感没有活力 , 读起来特别不起劲以致于很多时候阅读上一两页书就没有往下看的心情 。
可以看出书里有划痕的句子叙述方式比较有特色 , 另外很多时候觉得这样的文字也有可能是翻译者翻译过来的描述 。
在阅读时候 , 每当遇到这样的句子比较多了一些够 , 往往容易增加自己去阅读的兴趣也有了很多读下去的动力 。
记得文中的原文是:时间慢得令人望眼欲穿 。回想起以前自己满是依依之情 。
这样的句子很多时候和常见的表达不一致 。后来去查阅过这个作者的生平 , 其实作者也不是很多家喻户晓的作家 。
帮画面描述得这样别具一格以及比较细腻 , 我想很多原因应该是日本人那种比较细腻和平和的生活融入了他们一直以来进化的基因里 。
作者生平是一个很苦的人 , 命运多舛!
文中的很多故事场景很多元素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 大致也是觉得现实太残酷帮自己憧憬着的一些东西通过自己的文化作品输出去寄托 。
在书中很多故事里 , 有着寓言的色彩 , 这也是作者生平第一本出名早的短篇散文小说 。
比较有意思整本书籍里还借鉴了我们东方元素的一些人物形象 , 例如他讲到项羽 , 他不觉得项羽是个英雄 。而在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里以及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看 , 另外还加上当时朝代的政治环境、政治体制 。这样的背景下项羽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形象 。
而作者的角度是纯粹从一个人物形象上结合具备英雄的这种特质去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