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海涵 文并摄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一担酒酿挑子,挑出家族的经济兴旺,挑起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挑亮一张文旅新名片
2月5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关,在这里,汪氏家族祖祖辈辈制作酒酿的故事家喻户晓。“逢年过节时,生意特别好,这些天大家忙得不停,游客不断过来,品尝我们好几种风味的米酒。”头发已现斑白的汪金宝介绍说。
蒸饭、冷却、发酵、包装、线上线下发售……这些年,汪金宝的儿子、70后汪斌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将酒酿作坊越做越大,他在勤恳忙活的同时创新思路、拥抱市场,调和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让酒香越飘越远。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酒酿香不仅溢满了新安关,也淌进了歙县旅游发展的道路上。从汪家店铺的窗户远眺,新安江的支流练江缓缓流过。“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古徽州不宜农作,徽州男儿年轻时不得不选择外出经商谋生计,这里曾是一条重要水路,曾建有商业码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说法流传至今。
5日下午,采访人员看到,冬日暖阳洒在江面上,倒映出山青水秀、绿荫葱茂,练江周边,散布着民居、商铺、古街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渔梁坝景点便是其中一个招牌。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一位年轻女游客在游玩时,用手机拍摄对岸的徽州古建筑
渔梁坝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400多年历史,是徽州最古老、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拦水坝。很多歙县人儿时在这里捉鱼摸虾、游泳嘻乐。
面点、米酒、石雕、歙砚、民宿……采访人员注意到,岸边熙熙攘攘的古街两旁驻扎了很多徽州手艺人和创业青年。大伙儿生活悠然自得,老街房子“亦店亦宅”,展示着徽州特有的韵味。附近人文古迹,游客都免费参观。
古城墙|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 歙县新春拥抱文旅烟火气
文章插图

岸边,几位居民在晒太阳、洗衣服,他们笑着对采访人员说,现在交通好了,基础设施完善,村村通公路,户户到景区,人人都是景区“导游”。
采访人员了解到,练江经过新安江、富春江,最终汇入钱塘江,这也是杭黄两地合作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的另一种注脚。
歙县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徽文化主要发祥地,近年提出了建设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