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

“干支纪月”的内容是什么?干支纪月的内容是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 。若遇甲或乙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 。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

文章插图
干支纪月是怎么推算的?相传古代很早就用干支来纪月了,如在《史记·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以十二月配十二子十母十二律……”,这里的“子”是指“支”、“母”是指“干” 。在《史记·历书》中对此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述 。
在干支纪月法中,每年各个月的纪月地支是固定的,这就是: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在各月固定地支的前提下,再配上天干,就是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以5年为一周(农历的闰月没有干支),循环往复 。
干支纪月法中既然各个月的地支已经固定了,那么天干又是如何搭配呢?其实,干支纪月中的天干和当年干支纪年中的天干之间,也有一个固定的规律,这就是:
年的天干为甲或己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
干支纪月法是什么?干支纪月是指用干支记录月序 。
部分书籍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 。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近似农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近似农历十二月),以此类推 。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 。
干支纪月以每月交节日作为分界点,并不是阴历中的初一为分界点 。以立春为寅月开始 。
干支纪月起源
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 。
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 。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 。
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