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曲线表格 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哪年提出的?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在1885年提出的 。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 , 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 , 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 , 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
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 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 呈负加速 , 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具体内容是:20分钟后 , 42%被遗忘 , 58%被记住;1小时后 , 56%被遗忘 , 44%被记住;1天后 , 74%被遗忘 , 26%被记住;1周后 , 77%被遗忘 , 23%被记住 。
1个月后 , 79%被遗忘 , 21%被记住 。

遗忘曲线表格 遗忘曲线

文章插图
什么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 , 就是刚发生一件事 , 你会突然记住 ,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记忆就会迅速消失 , 可是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加强一次记忆 , 你就会永远记住这个这个事件 。
遗忘曲线规律遗忘曲线规律说的是想要减少知识遗忘 , 就要在“特定”的时间内重复温习 。这些特定的时间 , 按照遗忘曲线来讲 , 就是要在学习和记住之后的 , 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6天后、31天后这些时间节点内重复温习 , 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一个转化 , 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
我们在实际运用遗忘规律对知识进行巩固记忆的时候 , 不需要严格按照那个曲线来进行 , 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 同时我们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来回重复 , 通常以一天、一周和一月的时间来巩固就可以了 。具体还可以根据你想记多久 , 比如考试时间来设定 。如果你一星期后要考试 , 那么你应该今天复习完后 , 隔一至两天进行再次复习;如果你一个月后要考试 , 那么今天复习完后 , 可以隔一个星期再进行一次复习;如果觉得次数不够 , 那么就按照时间间隔再增加几次 。
需要注意的是 , 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的时候 , 不是简单地去重复看一遍 , 而是要进行“检索和提取” , 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记忆 。比如卡片记忆法 , 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单词的中英文 , 名词和名词解释 , 或者问题和答案 。再比如回想法 , 在读完一本书或上完一节课之后 , 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刚才看到或学到的知识 。或者是思维导图法 , 比如阅读一本书之后 , 把主要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 , 然后在阅读完一段时间后 , 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索引”来回忆书本内容、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
除了间隔重复和提取记忆 , 学习掌握一些“记忆法、记忆术”也很重要 。记忆法 , 就是把抽象的信息转译成具体、有趣、容易记忆的信息 , 比如谐音记忆法、图像法、联想法、结构法等等 。不过这些方法需要自己去刻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像我练习过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转化记忆、意义转化记忆、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 ,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构式记忆和图像记忆 。这些方法的掌握 , 在学习和记忆这件事上也是一大助力 。
什么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 , 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 , 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 , 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
"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 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 , 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
扩展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 , 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 , 叫做过度学习 。适当的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材料保持得更好 。研究结果表明 , 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 , 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 , 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