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青藏高原,内陆高迥( 二 )



一个蓬头的旅行者背负行囊穿行在高迥内陆 。
不见村庄 。 不见田垄 。 不见井垣 。
远山粗陋如同防水布绷紧在巨型动物骨架 。
沼泽散布如同鲜绿的蛙皮 。
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 。
河源
一群旅行者手执酒瓶伫立望天豪饮 , 随后
将空瓶猛力抛掷在脚底高迥的路 。
一次准宗教祭仪 。
一地碎片如同鳞甲而令男儿动容 。
内陆漂起 。
不同于旷远公路上苦行僧式的朝圣者 , 昌耀还刻画了另一种内陆旅行者 , 他们是手执酒瓶豪饮的享乐者 , 具有艺术家的旷放气质 。 但是 , 无论是哪一种旅行者 , 他们都受到了高迥的内陆这一神性自然的感染 , 如同参加了“一次准宗教仪式” , 灵魂受到洗礼 , 已经不完全是世俗的人了 。 两种旅行者都无法阻挡“内陆漂起” 。 “内陆漂起”是最后一句诗 , 只有四个字 , 与第一个诗行的第一个句子“内陆”两个字形成照应 , 更与共163个字的第一长句形成鲜明对抗关系 , 在视觉上的差异产生了触目惊心的效果 , 充满张力、雷霆万钧地收住全诗 。

为什么会“内陆漂起”?因为 , 这就是青藏高原的神圣古老源头 。 在距今17亿年以前 , 整个亚洲还是汪洋一片 。 此后 , 亚洲地壳发生了“中岳运动”:今中国华北和东北、天山一带零星出现古陆 。 距今6亿年时发生了“震旦运动”;继而“加里东运动”(距今约4.1亿年)和“华力西运动”(距今约2.3亿年) , 整个华北秦岭、祁连、柴达木、塔里木及整个亚洲北部(含西伯利亚)都成为陆地(劳亚古陆);约在2亿年前 , 印支陆块(也有人称“扬子陆块”)与中朝陆块缝合 。 是时 , 除青藏地区及南亚次大陆还处在海洋状态外 , 亚洲大陆已呈今之地貌 。 然后 , 距今8000万年欧亚大陆发生的“燕山运动”和距今1000万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 对中华先民的生存环境产生深巨影响绵延至今 。 是时 , 由于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 , 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 。 原来的海水从南亚东西两侧逐渐退去 。 印度陆块抬挤亚洲大陆 , 形成了今天中国西高东低、三级落差的地理形势 。 在青藏高原 , 当你看到那些历经海陆变迁、天翻地覆的雪山 , 银镶玉砌 , 冰川广布 , 想到一千万年前这里还是海底的海底 , 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不断挤压 , 世界最年轻的高原成了世界之巅 , 你会觉得“人定胜天”四个字那么单薄可笑 。
青藏高原的存在 , 给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 也留给中华先民以巨大的地理想象空间 。 古人不知有青藏高原 , 只知有昆仑山;或将青藏高原混称为“昆仑山” 。 昆仑山不仅是“众山太祖” , 同时也是众河之源 , 不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 , 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 。 在这首《内陆高迥》中 , 昌耀以“内陆”二字强调了青藏高原亘古以来的与世隔绝——然而 , 如同子宫的封闭一般 , 这里又是一切强健的河流的发源地 。 在这首诗中 , 最长的一个句子多达163个字 , 而最短的一个句子仅两字“河源” 。 虽只有两个字 , 却重若千钧 。 “河源”作为一个独立的诗行 , 不仅突出了“河源”的重要性 , 也象征着生命的“源头”的重要性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