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林海音: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

林海音:如履薄冰吗?不 , 可以溜喽!
1925年北海公园就有冰场了
在宫廷冰嬉如火如荼的同时 , 冰雪运动也逐渐流入民间 。 到了近代 , 溜冰成了北平等城市居民在冬日里最具普及性、时尚性和地域特质的娱乐方式 。 1929年北京《益世报》的《溜冰》曾这样写道:“每届冬季 , 如公园北海等公共场所 , 均有溜冰之举 , 按溜冰为体育中之重要游戏 , 不仅强健身体 , 且为提倡社会体育……”可见 , 溜冰等冰雪运动已经作为当时社会体育的代表项目 , 得到大力普及和推广 。
1925年 , 北海被辟为公园 , 当年冬天 , 冰场向公众开放 , 主要有漪澜堂、五龙亭、双虹榭等处 , 城里的时髦青年们纷纷聚集于此 。 北海公园因为冬季民众滑冰活动非常热烈而被外国人称为“Winter Park”(冬季公园) 。 “二日晨九时起 , 男女青年 , 肩负冰鞋 , 群奔北海 。 十二时 , 漪澜堂前 , 已集有冰上健儿百余人……”这是当时的报纸报道的北海冰场盛况 。

1926年1月31日 , 北海漪澜堂前举行了一次化装溜冰大会 , 据《晨报星期画报》报道:“观者数千人 , 比赛人数达一百三十余人 , 中外男妇各半 , 怪装异饰 , 无奇不有 , 或捉襟见肘 , 或腰大盈丈 , 更有西妇九人饰马牛羊兔之属 , 观者无不捧腹 。 最奇者 , 饰火锅、白菜、莲花、蝴蝶、汽船、印度妇人等等 , 使人绝倒 。 是日 , 先举行跳舞 , 次为各项竞走 , 三时开会 , 至五时半 , 分别给予奖品 , 尽欢而散 。 如斯盛会 , 实为北京历年来冬令所未有 , 本报特为刊行专号 , 以供未与会者览观 。 ”此次化装冰会 , 连远在上海的《上海画报》都进行了报道 , 其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
【滑冰|林海音: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在此之前 , 西方国家驻北京的使馆中曾举办过化装舞会 , 但化装溜冰会还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 。 此后 , 这个传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 每到冬日 , 北海这片广阔的冰面上都会出现千姿百态的身影 。
因冰结缘
林海音夏承楹成就佳话
1930年 , 北海冰场出名的有两兄弟——夏六、夏七 , 他们是夏仁虎(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北师大教授)的两位公子 , 以花式溜冰著称 。 夏六本名夏承楹 , 他太太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 。 在“看溜冰的经验”中 , 林海音对北海冰场上被人们指指点点的“溜冰健将夏承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并由此成就了一对姻缘 。 两人恋爱后 , 仍呼朋引伴去北海冰场溜冰 , 常引得围观群众赞美鼓掌 , 成为一段冰上佳话 。
后来 , 林海音在《苦念北平》中这样深情地回忆她对北海冰场的眷恋:“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 , 秋更深了 。 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 。 如履薄冰吗?不 , 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 , 掸去灰尘 , 擦亮它 , 静待升火出发 , 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