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原文 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的原文与翻译《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 伤逝》第十六篇 。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 , 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 , 便径入坐灵床上 , 取子敬琴弹 , 弦既不调 , 掷地云:“子敬子敬 , 人琴俱亡 。” 因恸绝良久 , 月余亦卒 。
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 , 子敬先去世了 。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呀?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于是子猷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 , 一路上都没有哭 。
王子敬一向喜欢弹琴 , (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旁 ,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 , 几根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 (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 , 子敬啊 , 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 , 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 , (子猷)也去世了 。
《人琴俱亡》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 , 都不哭 。
子敬素好琴 , 便径入坐灵床上 , 取子敬琴弹 , 弦既不调 , 掷地云:“子敬子敬 , 人琴俱亡 。” 因恸绝良久 , 月余亦卒 。
【人琴俱亡原文 人琴俱亡】【翻译】:
子猷、子敬两个都病重了 , 子敬先去世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消息?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 。就命仆人抬来轿子去奔丧 , 一路上都没有哭 。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 , 他便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 ,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 , 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 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 , 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 , 几乎要昏死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 , 子猷也逝世了 。
【出处】《世说新语 伤逝》
【注释】:1.子猷:王徽之 , 字子猷 , 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 。他卓荦放诞 , 清高自恃 , 因此引来很多非议 , 后世更有人称他为“伪名士” 。2.子敬:王献之 , 字子敬 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 死时四十三岁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调:协调 。“人琴俱亡” , 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3.笃:(病)重 。4. 了(liǎo):完全 。5.舆:(yú)轿子 。

人琴俱亡原文 人琴俱亡

文章插图
人琴俱亡成语解释 人琴俱亡成语介绍1、人琴俱亡(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
2、“人琴俱亡”的原义是晋王献之死 , 徽之拿他的琴来弹 , 久不成调 , 遂有人琴俱亡之叹;后多形容看到遗物 , 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 。
人琴俱亡是何意·出自于哪?“人琴俱亡”指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
此典出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未几 , 献之卒 , 徽之奔丧不哭 , 直上灵床坐 , 取献之琴弹之 , 久而不调 , 叹曰:‘呜乎子敬 , 人琴俱亡!’因顿绝 。”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 献之有个哥哥名叫王徽之 , 两人情投意合 , 感情很好 。
王徽之生性散漫 , 自恃有才 , 非常任性 , 做事情喜欢我行我素 , 不喜欢做官 。开始他在大司马桓温手下当参军 。他整天蓬头垢面 , 不梳洗整理 , 官袍子穿在身上连带子都不系 , 别人看见他这副模样 , 就常常嘲笑他 。后来他给车骑将军桓冲当骑兵参军 , 仍旧是不闻不问 , 只顾自己读书吟诗 , 寻找乐趣 。一天 , 桓冲问他:“你是管哪种差事的呀?”“好像是管骑兵战马吧?!”王徽之答道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