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众旅游新阶段 旅游业如何向上生长( 三 )


《规划》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原则,以及“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的高要求。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都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
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旅游载体传达给社会大众,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对于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人文资源的问题,《规划》提出“深入挖掘和阐释其中的文化内涵,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品位,在依法保护管理、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将更多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旅游景区景点”。
可以看到,《规划》不重点强调经济效益,而更强调旅游发展中的价值导向,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旅游和文化深度融合既表现为文化全面赋能旅游发展,更要求旅游发展必须担负传播文化的使命。‘十四五’时期,各地要更加自觉推动文化赋能旅游,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全方位、全领域融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唐昌华指出。
从点状发展到全域协同:优化旅游业整体空间布局
在福建泉州,多条微旅游线路深受游客喜爱——从最出名的开元寺、西街出发,打卡周边的古街、创意园区,夜间来一碗小吃、欣赏一场演出,悠闲漫步在古城中;周边的特色乡村、石狮十里黄金海岸、温泉酒店,让喜爱康养度假游的人们流连忘返。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周边游、本地游逆势上涨,人们的出游热情通过“微度假”“微旅游”得到释放。
此次《规划》在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方面有很多新亮点、新思路,提出“推动更多城市将旅游休闲作为城市基本功能”“科学设计布局旅游休闲街区,合理规划建设环城市休闲度假带”“为城乡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创造条件”。
全国层面,要求东部地区推进旅游现代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部地区完善旅游业体系,加速资源整合;西部地区发挥自然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东北地区转型升级,突出冰雪、生态旅游特色。“这是第一次站在全国层面,从空间角度对中国的旅游业进行整体布局。”文旅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说。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对“十四五”时期国内的旅游空间布局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回应了多样化的细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城乡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将旅游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规划紧密协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