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二 )


也许人们会认为,他们会尝试将行为结果降到最低以及尝试事后感到不悔恨,其实他们对他们的行为结果完全漠视 。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展特点,可以重其童年和青春期的早期不端行为中看到,这一点是我们非常值得注意的 。不仅仅是APA,DSM-5上对于它的定义也提到了这一点 。
我们来看看DSM-5对于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A、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心理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3项
(或更多)症状:
1、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行为规范,表现为多次作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
2、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欺骗他人 。
3、冲动性或事先不做计划 。
4、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的斗殴或攻击 。
5、鲁莽的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 。
6、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履行经济义务 。
7、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作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
B、个体至少18岁
C、有证据表明品行障碍出现在15岁以前 。
D、反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或双向障碍的病程之中 。
3
可以看到不管是APA 还是DSM-5给出的诊断差别并不大,也特别提到了15岁这样的临界点,那么,是不是我们可以阻止反社会人格的发生呢?
我不确定,也没有研究证明 。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在15岁之间的教育问题,以及对于孩子的关注 。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的学习压力导致出现了多起儿童的伤害案件,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儿了 。
但是儿童在未成熟之前言语的表达能力有限,在稍微成熟之后又进入到了第一个叛逆阶段:青春期 。
好像每一个父母都有这样的担忧:我的孩子能不能很好的度过青春期 。也有这样的期望: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
担忧和期望都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达到效果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方面是沟通,沟通又分为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相信作为一个母亲父母,孩子的语言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但是非言语的部分呢,我们怎么去理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工具,图画心理学 。
也是在我们的实践当中不断的去使用和发现,对于儿童,绘画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也许言语具有欺骗性,盲目性,但是潜意识会告诉我们真相 。

边缘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文章插图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简介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
1拼音
fǎn shè huì xíng rén gé zhàng ài
2英文参考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 。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 。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人,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 。
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 。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e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
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哀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