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长法|为乐山大佛“把脉”( 二 )


詹长法|为乐山大佛“把脉”
文章图片

2022年1月13日 , 乐山大佛“脸花鼻黑” , 草木生长其上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汪畅 摄
“水在这里起到了重要作用 。 ”退休文物专家曾志亮说 , “乐山阴雨连绵 , 岩体表面容易起潮 。 ”水的长期浸润 , 为微生物提供了温床 , 游客眼中的大佛频频“脸花鼻黑” , 原因便在于此 。 1981年 , 曾志亮开始在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局工作 , 曾任文物保护建设科副科长 , 还担任了2001年乐山大佛修复的总指挥 。
曾志亮将影响大佛的水分为地下水和地上水 。 乐山大佛景区属地表及地下水的排泄区 , 大气降水通过基岩裂隙渗入岩层转化为地下水 , 并通过佛身渗流 , 对大佛岩石造成危害 。
由于大佛常年受到地下水、地上水的洗刷 , 大佛表面总处于潮湿状态 , 十分适合植物生长 , 曾志亮举例 , “比如苔藓 。 ”这些附着在大佛身上的植被 , 在生死循环中与微生物、泥沙等结合 , 使得通体发黑 。
詹长法提到了酸雨问题 。 据《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 , 乐山全年降雨日数为175天 , 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368mm , 在研究提及的1982-1985年内 , 总降水pH平均值为4.51到4.69 , 皆属于酸雨范围 。 正因如此 , 大佛的眼睛下面因酸雨侵蚀出现了“泪痕” , 而“大佛闭眼”的奇观 , 也是因为大佛曾遭受数年的酸雨冲刷 , 眼睛的颜料受到侵蚀 。
【詹长法|为乐山大佛“把脉”】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大佛日常维护工作 , 在他的印象中 , 乐山总是晚上下雨 , 白天停雨 , “甚至有一个月 , 都是这样的状态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裸露在外的大佛便长期处在日晒雨淋的状态中 , 覆盖层可能开裂、鼓起 。 曾志亮这样形容这种危害 , “就像胶原蛋白流失了 , 大佛的表面沙泥化 , 表皮被剥失 , 加速了大佛的风化 。 ”
“大佛受到环境的影响太大了 。 ”詹长法感叹 , 在裸露的环境里 , 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环环相扣 , 在大佛身上 , 相同的问题频频出现 。 而这些问题在游客眼中 , 就是“脸花鼻黑”、“泪痕”、“开裂”等 。
难以清除的草木
与“脸花鼻黑”同样常年存在的 , 是大佛通体茂盛的植被 。 正如1月13日的大佛 , 远远看去 , 植物从肩部开始变多 , 绿色密集地出现在袈裟上方 , 指缝等岩体的夹角处 , 总是堆满了低矮的草 , 就连两个耳朵孔里 , 也有绿色的枝条伸出 。
张清智是乐山当地人 , “在风景区打零工 , 有时是清理大佛 , 有时是在景区做维修 , 做了十多年 。 ”每年 , 管委会都会安排他们为大佛做日常维护工作 , “主要是清理杂草 , 一年两到三次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