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外形如巨龙 施工工艺最为复杂

赛道|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外形如巨龙 施工工艺最为复杂
文章插图
图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航拍图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蔡尚儒 赵安光 采访人员 裘颖琼)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坨山,由中国中冶旗下上海宝冶打造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不仅是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本届冬奥会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
赛道|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外形如巨龙 施工工艺最为复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国内唯一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符合奥运竞赛标准的赛道。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它将承担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内容。由于外形仿如一条盘旋在山脉顶部的巨龙,于是北京冬奥组委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雪游龙”。
上海宝冶项目负责人介绍,因为项目专业性强、场地要求严苛,同时我国在冰雪运动方面的普及及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在相应的冬奥场馆建造方面的经验基本为零,核心的建造技术、材料及经验均被欧美国家所垄断,这意味着该项目建设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制冰温度历经千余次反复调试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有独具特色的360度回旋弯,赛道最高滑行时速可达134.4公里/时。特殊的建设需求,开启了多个国内“首创”。异形扭曲赛道结构表面平整误差要控制在1毫米以内,研发人员大胆创新,首次将喷射混凝土用于主体结构。为建设这条全长1975米、三维扭曲、能够承受冻融循环400余次的混凝土赛道,项目团队历尽千辛万苦自主研发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自主培养国内首支混凝土喷射手,以毫米级高精度确保赛道一次性浇筑成功。
雪车雪橇赛道设计复杂,空间曲率变化繁多,因此对赛道的制冰、修冰精度要求极高。赛道正式制冰开始前,项目部结合各方反馈及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氨液节流及时对制冰温度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温度。在通过千余次的尝试后,项目团队终于找到了制冰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搭配”,制出速度和耐久性最好的冰,而且不宜使冰面产生凹痕。
赛道制冰需要制冰师采用专业的洒水器,将加热后的纯净水水雾一层层均匀地喷洒在低温混凝土表面,使水雾凝结固化成冰。遇到高墙弯段要沿高墙自上喷洒,使下面自然流水成冰。
冰道的形成必须保持连续喷水作业,否则将导致湿润的空气冻结在冰面形成霜层,而霜层会捕捉冰里的空气泡,当这些气泡向外移动时会形成小凹痕,一个小小的凹痕就可能会对运动员的滑行轨迹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最终,制冰团队连续喷洒上百层极薄的水雾,使总面积7000平方米、厚度50毫米的冰道“浑然天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