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南矶的冬,可入画可入梦

【巡护|南矶的冬,可入画可入梦】巡护|南矶的冬,可入画可入梦
文章图片

图为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 。万松贤摄
从南昌市新建区出发 , 往东北方向走 , 即可去往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沿鄱阳湖 , 白头芦苇随处可见 。 它们伸着穗子 , 高出其他杂草大半截 , 微低着头 , 样子娴静可亲 。 冬日早上九十点钟的阳光洒在芦花上 , 让人不禁想起“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的意境 。 起先 , 芦苇这一丛那一丛 , 渐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 。 它们列队在水边 , 仿佛屏障一样 , 却质地柔软 , 极其美丽 。
慕名前往南矶的人们 , 不时看见几只鹭鸟于苇丛中飞起 , 或滑翔或上升 , 姿态轻盈优美 , 他们知道 , 南矶已经到了 。 相比新建区的其他地方 , 南矶可真有点远 。 然而再仔细一想 , 这种地理概念上的“远” , 对于来到这里过冬的鸟儿来说 , 恰恰是最大的福气 。
南矶这一大块湿地 , 处于鄱阳湖边 , 由南山、矶山两个湖岛与周围大片美丽的草洲和泥滩组成 。 这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 因而成了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的鸟儿冬季宿营的“洞天福地” , 成为远近闻名的“候鸟天堂” 。
湿地保护区沿湖设置了几处最佳观鸟点 。 战备湖是其中一处 。 一架高倍数的专业望远镜 , 面对鄱阳湖水竖立 。 负责观鸟点监测工作的小伙子 , 叫曹志明 。 在他的指导下 , 我从镜头里远眺对面的鸟群 。 起初 , 我把眼睛凑到镜头前的时候 , 还有点漫不经心 。 可是定睛一看 , 我却真是惊住了——我从没有见过个体这么优雅、群体又这么壮观的鸟群;我也从没有见过天空、湖水、草洲、鹭鸟 , 融合得如此和谐的画面 。 那些裸眼看起来只是一粒一粒芝麻一样的东西 , 在望远镜里还原为一只只生动美丽的鸟儿 。 这里头 , 最多的是东方白鹳 。 上半身全白 , 只有嘴和尾部为黑色的它们 , 立起身如芭蕾舞演员般优雅 , 卧倒则如白猫一般恬静;也有调皮的 , 互相玩闹着飞起一小段 , 又悠闲地落下 。 除了鹳 , 还有天鹅、白琵鹭、中华秋沙鸭……品种繁多 , 都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 , 其中还有国际性濒危鸟类 。 它们一眼望不到尽头 , 凡是草洲浅滩绵延处 , 皆有其身影 。 若是起飞 , 半个天空都会被遮蔽 。 那一刻 , 我似乎理解了:人们为何为其拍那么多美照 , 写那么多美文 , 作那么多美画 , 大概都源自于对眼前这种大自然之美的惊叹 , 这种惊叹无法完美表达 , 只得借助种种艺术的载体 。
除了惊叹于鸟儿数量的壮观 , 我还留心观看鸟儿的生存状态 。 生存下来也许并不难 , 但生存得好却非易事 。 望远镜里 , 我看到的全都是祥和与宁静 , 仿佛它们并不只是前来越冬 , 仿佛此地是永恒的家园 。 这是多么难得!鸟类是最遵从自然规律的物种之一 , 这些鸟儿自几千、几万里外而来 ,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飞行 , 最终留在鄱阳湖边的这片地方 , 数月不再迁移 , 它们必有自己的眼光、判断与要求 。 无疑 , 是南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 , 召唤了鸟儿们的到来 。 但是 , 要让鸟儿们能够长久安宁地居留下来 , 更需要的是人们的成全 , 需要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现在 , 我眼前的情景 , 恰恰印证了候鸟们选择的明智:这里 , 阳光温暖 , 水土丰饶 , 湖边的人们充满善意 , 到处是一派和谐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