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推进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13)


第三 , 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 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新发展要求 , 不仅要有旅游产品服务的专业人才 , 还要有文化创意人才、智慧旅游和大数据的人才、“旅游+场景”或者“场景+旅游”的运营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 。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支撑力量 , 我们在人才建设、激励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
【格局|推进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总之 , 作为央企 , 要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实现高质量发展 ,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唐晓云:您提到的人才问题非常关键 , 刚才张教授也特别提到 , 尤其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型人才、经营型人才、工匠人才等等都非常欠缺 。 下面请我院规划与休闲研究所的所长吴丰林博士谈一谈 , 《规划》在区域布局方面的亮点 , 以及在资源利用上的新思路?
吴丰林:关于区域空间布局 , 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 。 综合考虑文脉、地脉、水脉、交通干线和国家重大战略 , 重点推动国家文化公园、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黄金旅游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国家重点战略相匹配的旅游发展轴带 。
二是关注城乡休闲空间的建设和优化 。 中国旅游业已呈现出明显的近地化、本地化特征 。 在疫情尚在持续且多地散发的宏观背景下 , 跨省和长距离旅游受阻 , 下沉的旅游市场在休闲刚需的推动下 , 开始选择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感受日常的美好生活 。 疫情只是放大了这个特征 , 这是大众旅游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是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倾斜 。 这是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在这个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
四是具体的工程项目少了 , 指导方向更加明确了 。 回顾“十三五”规划 , 以专栏方式罗列了大量项目来支撑空间布局 , 这有一定的逻辑支撑 。 但是 , 成效回顾时 , 我们发现 , 规划中所列的相当多的工程项目并没有实现 , 这势必会降低规划本身的严肃性 。 此次规划 , 减少了工程项目数量 , 代替的是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 这体现了实事求是和更加务实的态度 。
关于资源利用 , 2000年以来 , 伴随着大众旅游发展 , 中国旅游业在供需两端 , 其实呈现出一些拧巴的状态 , 这也体现在过往的几轮五年规划中:一是让需求生硬地牵着鼻子走 , 缺乏足够的以数据为支撑的前瞻性研究 , 哪里有需求 , 那里就来一些供给 , 捂西头堵东头 , 产品供给战略连续性不够;二是产品开发的资源属性太重 。 哪里有什么资源 , 就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 。
本次规划 ,在资源利用上做出了较大突破 。 一是由资源依托向需求导向转变 。 这里的需求 , 是依托大量的研究、给出前瞻性研判基础上分析出来 , 以此为导向 , 引领产品体系构建;二是契合国家战略、给出更加明确的方向 。 尤其是 , 呼应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以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休闲城市和街区为主导 , 形成工作抓手 , 来统领产品体系的构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