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千年大运河 文化永流传( 三 )


清末 , 随着漕运的衰落 , 大运河不复往日的风采 ,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也渐被废弃 。
今天 , 站在运河分水口遗址处 , 看着芳草萋萋的河道 , 遥想当年河水清清、浪花翻涌、万船云集、连帆直上的景象 , 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 为古人的智慧而叹服 。 在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里 , 当年河工们用来打桩筑坝的石硪、用来控制河水的木制闸门、用来连接堤石的铁销等 , 仿佛仍在述说着当年的艰辛与辉煌 。
“整个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设计之科学、考虑之详备、施工之细致 , 都显示了高超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 , 其中蕴含尊重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 , 这是运河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黄登欣说 , 汶上县高度重视对运河文化的开掘利用 。 “宋礼之所以能治水成功 , 关键是他不耻下问 , 虚心向民间河工白英求教 。 智慧在民间 , 群众中孕育着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 ”
目前 ,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已建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每年吸引游客达7万余人 。 为持续推进“活态展示工程” , 汶上县对古运河河道、水工设施以及沿线文物古迹遗存进行全面调查、勘探、收集、整理 , 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档案资料 。 对占压南旺湖遗址、运河河堤和河道的居民住所进行整体搬迁 。 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 。 以南旺枢纽科技成就为主题 , 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实物、模型、演示等多种方式展现水工技术成就 , 全方位展现和反映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 。
目前 , 《汶上县南旺运河古镇旅游规划》已经编制完成 , 计划依托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 , 恢复古镇风貌 , 打造集遗址观光、考古研学、文化体验、特色度假、综合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运河古镇 。 汶上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 “运河文化是永恒的 , 我们将通过文化引领、创造性传承 , 留住运河文化‘根’和‘魂’ , 擦亮大运河文化这张‘金名片’ 。 ”
大运河北京段
打造荟萃古今文明的“历史文脉”
本报采访人员 王 珏 王昊男
2022年7月 , 沿着大运河 , 人们将可以从北京坐船到河北 , 观看两岸美景 , 感受亲水之乐 。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北段20公里已经通航 , 我们现在正在连接这两段运河 , 争取60多公里的运河全部通航 。 ”
北京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北端 , 千百年来流淌的运河水汇聚于此 , 凝结了深厚的运河文化 。 金代 , 海陵王完颜亮为建金中都 , 力辟潞水(今北运河)通运 。 元代 , 大运河全线开通 。 明清时期 , 更是呈现出“帆樯林立、万舟骈集”的盛况 。 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吴文涛介绍 , 元朝开凿了著名的通惠河 , 从杭州到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 。 从此 , 江南来的漕船可以由通州溯流而上 , 直抵大都城内 , 作为漕运码头的“海子”(今积水潭—什刹海)水域呈现出一片“舳舻蔽水”的繁忙景象 , 浩浩荡荡的船队络绎不绝地穿行城中 。 然而 , 随着近代公路和铁路运输业兴起 , 加上河道断流 , 大运河北京段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