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人错认定盘星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全诗和出处1、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
全诗:
赠药山高僧惟俨
[唐]李翱
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
其二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
【《赠药山高僧惟俨》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最早古诗出处 。】
2、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人错认定盘星 。
全诗:
偈颂七十八首
其二十三
[宋]释正觉
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人错认定盘星 。
乐山八字轰开也,恰到而今话大行 。
3、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
全诗:
赠浮屠道本二首
其二
[宋]王之道
一去禅关忽五春,异乡惊见眼终清 。
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
4、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 。
全诗:
僧一庵
[明]庄昶
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 。
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 。
"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该怎么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它有两个意思:
1、一个意思是万物各有各的去处 。
云飘在天上,水只能呆在瓶中,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的眼界,不同的行为作风 。同一类的事物,处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做风 。
一切自有它们的归宿、来源和本性,性命相合,各归其所 。如果硬将不同层次的事搅在一起,或用世俗功利要求,必然要混乱失望的 。
2、另一个意思是比喻差距之大无交集的可能 。
在青天的云,和在瓶中的水本是一物 。只是形态不同 。
这就说明你是什么样的形态修为,就决定了你在什么位置 。
又或者,你不以在瓶悲,以平常心态对待 。
而这种心态,其实也是一种修为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翱是中唐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当时任湖南澧州刺史,药山唯俨禅师驻锡的药山道场,正是他的治下 。
李翱早就景仰药山禅师的嘉声,以太守之尊屡请不至,于是就屈驾亲自拜山 。哪知到了药山,唯俨禅师执经在手诵读,根本就不理他 。
李翱的侍者就告诉唯俨禅师说,太守大人来看他了 。但他也是不顾 。李翱性急,见了很不了然,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拂袖就出 。
这时唯俨禅师回过头来说:“太守何得贵耳贱目?”——相信耳朵的虚闻还是相信眼睛的实见呢?这句极有分量,李翱心中一震,立即谢过,并请教大道 。
当他问:“如何是道?”时,唯俨禅师一言不发,却用手上下一指问:“会么?”李翱茫然不懂,唯俨禅师才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悟性毕竟不凡,当下“欣然”,于是就题了这首诗赠唯俨禅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哪首古诗里面的句子?"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 。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就好像我们人的鼻子是直的和嘴巴是横的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没有特别的地方 。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第二是说,瓶中的水,好像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上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
原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
《赠药山高僧惟俨》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翱题赠给药山惟俨禅师的一组诗作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惟俨禅师深厚的佛学修养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
李翱是中唐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当时任湖南澧州刺史,药山唯俨禅师驻锡的药山道场,正是他的治下 。李翱早就景仰药山禅师的嘉声,以太守之尊屡请不至,于是就屈驾亲自拜山 。哪知到了药山,唯俨禅师执经在手诵读,根本就不理他 。李翱的侍者就告诉唯俨禅师说,太守大人来看他了 。但他也是不顾 。李翱性急,见了很不了然,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 。"拂袖就出 。这时唯俨禅师回过头来说:"太守何得贵耳贱目?"--相信耳朵的虚闻还是相信眼睛的实见呢?这句极有分量,李翱心中一震,立即谢过,并请教大道 。当他问:"如何是道?"时,唯俨禅师一言不发,却用手上下一指问:"会么?"李翱茫然不懂,唯俨禅师才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悟性毕竟不凡,当下"欣然",于是就题了这首诗赠唯俨禅师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