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路|南京:让老建筑老街区“活”出新意( 二 )


【颐和路|南京:让老建筑老街区“活”出新意】经历110年的风雨 , 津浦路5号经过多次加固 。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 , 建筑外侧被添上一圈混凝土梁和柱——它们如今也已斑驳脱落 。 “我们决定把这些防震痕迹保留下来 。 ”周琦告诉新华日报采访人员 , “任何历史街区都有不同年代的印记 , 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是110年的发展叠加而成的场景 , 要让走进风貌区的人们感受百年沧桑变化 。 ”
颐和路街区分为13个片区 , 其中“十一片区”包括5幢文物建筑、2幢风貌建筑和辅助用房 , 占地6260平方米 。 “十一片区”有两栋建筑 , 墙体设计简洁、有较大落地窗户 , 看起来是现代建筑 。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乡规划师、街区规划项目负责人之一冒丹介绍 , 原先的两栋建筑并非文保单位 , 受损非常严重 , 因此拆掉了 。 再建新的房子 , 没有去仿造民国建筑 , 仿也仿不好 , 而是采用较为环保经济的现代建筑方式 。
“十一片区”内部 , 有的围墙采用玻璃砖、木质格栅等新材料织补 。 用周琦教授的理论去观察 , 采访人员感到新旧共生、虚实相间 , 确实有和谐之美 。
全球征方案 , 更加注重系统思维
1月10日上午 , 新华日报采访人员来到南京第二机床厂旧址、如今的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 , 寻访吸引11个国家设计师关注的“28号楼” 。 蒙蒙细雨中 , 这一红砖建筑更显历史沧桑感 。
28号楼产权单位金基集团设计管理部总监张辉介绍 , 从1897年始建的江南银元局 , 到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南京第二机床厂 , 再到如今的国创园 , 这片区域见证城市变化 , 保存了宝贵记忆 。
国创园内42栋老厂房 , 除了最北侧的28号楼 , 其他都已陆续修缮利用 。 2021年 , 南京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 选择28号楼、南京大校场机场瞭望塔 , 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 全球352名设计师为它们的变身倾注心血 , 经过专业评审、网络投票等环节 , 两个方案获评“优胜实施奖” 。
即将实施的《廿八巷》方案 , 将把28号楼打造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 , 其北侧入口与北面的西五华里自然衔接 。 这个方案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同时 , 实现建筑与城市的衔接过渡 , 得到产权单位的认可 。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 是一个重要课题 。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的重要 。 “城市复兴的核心是产业重构 , 策划要走在前头 , 产业定位要走在前头 , 要清楚在复兴规划中 , 引进什么样的产业、构建什么样的文化体系、满足老百姓什么样的需求 。 ”张辉表示 , 从竞赛中学习到的保护思维 , 也将运用到集团拥有的其他产业街区中去 , 给历史建筑最优保护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