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别拼音版以及注释 无家别( 四 )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这在结构上自成一段,写主人公回乡后的生活 。前两句,以宿鸟为喻,表现了留恋乡土的感情 。后两句,写主人公怀着悲哀的感情又开始了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希望能在家乡活下去,不管多么贫困和孤独!
最后一段,写无家而又别离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波澜忽起 。以下六句,层层转折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这是第一层转折;上句自幸,下句自伤 。这次虽然在本州服役,但内顾一无所有,既无人为“我”送行,又无东西可携带,怎能不令“我”伤心!“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这是第二层转折 。“近行”孑然一身,已令人伤感;但既然当兵,将来终归要远去前线的,真是前途迷茫,未知葬身何处!“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是第三层转折 。回头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近行”、“远去”,又有什么差别!六句诗抑扬顿挫,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主人公听到召令之后的心理变化 。如刘辰翁所说:“写至此,可以泣鬼神矣!”(见杨伦《杜诗镜铨》引)沈德潜在讲到杜甫“独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时指出:“……又有透过一层法 。如《无家别》篇中云:‘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无家客而遣之从征,极不堪事也;然明说不堪,其味便浅 。此云‘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 。”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尽管强作达观,自宽自解,而最悲痛的事终于涌上心头:前次应征之前就已长期卧病的老娘在“我”五年从军期间死去了!死后又得不到“我”的埋葬,以致委骨沟溪!这使“我”一辈子都难过 。这几句,极写母亡之痛、家破之惨 。于是紧扣题目,以反诘语作结:“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意思是:已经没有家,还要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
诗题“无家别”,第一大段写乱后回乡所见,以主人公行近村庄、进入村巷划分层次,由远及近,有条不紊 。远景只概括全貌,近景则描写细节 。第三大段写主人公心理活动,又分几层转折,愈转愈深,刻画入微 。层次清晰,结构谨严 。诗人还善用简练、形象的语言,写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诗中“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概括性更强 。“蒿藜”、“狐狸”,在这里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 。谁也不能容忍在自己的房院田园中长满蒿藜 。在人烟稠密的村庄里,狐狸也不敢横行无忌 。“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仅仅十个字,就把人烟灭绝、田庐荒废的惨象活画了出来 。其他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也是富有特征性的 。正因为是“老寡妻”,所以还能在那里苟延残喘 。稍能派上用场的,如果不是事前逃走,就必然被官府抓走 。诗中的主人公就是刚一回村,就又被抓走了的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夜移衡汉落,徘徊帷户中 。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肴干酒未阕,金壶启夕沦 。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宋代·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玩月城西门廨中
宋代 : 鲍照
展开阅读全文∨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 。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
夜移衡汉落,徘徊帷户中 。
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
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
肴干酒未阕,金壶启夕沦 。
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赏月,叙事抒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唐代·宋之问《送杜审言》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