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课文词句分析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好词好句找出来并体会( 二 )


作者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 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 , 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 , 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课文描写细腻生动 , 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 。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 , 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 , 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 。文章结构清晰 , 语言生动 , 叙述情节具体可感 , 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 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 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 了解主要内容 ,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 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
2.词句解析 。
(1)对句子的理解 。
①望着这座群雕 , 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 , 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 , 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 , 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 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 , 是昔日繁华的见证 。所以作者站在这里 , “仿佛看到”“仿佛听到” , 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 。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
这句还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 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 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 , 使文章结构完整 , 浑然一体 。
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 , 高兴地说:“没想到 ,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 , 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 互赠礼品 , 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 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2)对词语的理解 。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 , 像活的一样 。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 , 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 , 精神饱满 , 姿态各异 , 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 , 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 , 显得极有声势 。万余大军 , 边境守候 , 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 , 非常好看 。文中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 , 令人眼花缭乱 。绫罗绸缎均为丝织品 。丝绸之路的商品 , 以中国丝绸为主 , 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 。公元前4世纪 , 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 , 意即丝国 。公元3世纪的一位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 , 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 , 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丝绸之路横贯欧亚 , 所经之地 , 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 , 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和盐碱沼泽 。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 。
美轮美奂:轮 , 高大;奂 , 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 , 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精美绝伦 。
遐想:漫无边际地想象 。
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段意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及由此产生的遐想 。
第二段(第2-13自然段):具体回忆张骞出使西域后 , 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及介绍丝绸之路的作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