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画兰花唐·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唐·崔涂《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唐彦谦《咏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
宋·朱熹《兰涧》 光风浮碧漳,杜兰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
2.国画兰花的画法兰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 。梅瓣,是说它的花片形圆近似于梅,点法上起笔也同于点梅瓣,行笔至末端向里出锋收笔;荷瓣,其形短肥而头尖近似荷花瓣,点法是用露锋笔尖朝上,先朝左点再向右折笔,后拖然后出锋;尖瓣,其形瘦长而尖,点法是露锋点入然后下按,再轻轻提笔至末端收笔出锋 。
兰的结构是花五瓣,当中的两瓣较短朝内侧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侧 。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构成,茎是由几片叶包裹而成连接花蒂,兰的花芯实际是一个瓣 。兰花也有半开或全开的状态,舌上有的有红斑,有的没有红斑,没有红斑的称“素心” 。
点花,一种是纯墨色的浓淡点法,另一种是草绿蘸淡花青或草绿蘸淡胭脂的色瓣点法 。先点内瓣两笔,再点外侧瓣三笔,行笔起伏较大,要点得飘逸潇洒 。要用行书的笔法,三笔间互有映带 。兰花的美全在外侧这三瓣笔法的变化 。茎部的以浓草绿蘸胭脂左、右两笔下行,形成包裹的样子 。用勾、写结合的方法画亦可,笔法要简洁 。点斑用浓胭脂色,大的斑点一般两点比较明显,细碎的斑点有的露得不明显,可酌情适当地点入 。
蕙一茎多花,五至十朵之间,花从下而上开 。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侧颇具姿致 。花六瓣,分内、外层,外层三大瓣是主瓣,内层三瓣,两瓣对称,当中一瓣向外翻卷 。传统画法一般把这三瓣概括成两瓣,共五瓣,内层紧束,外层开张,先点内层瓣,再点外层瓣 。花苞左右两笔相包 。行笔要笔笔衔接贯气,笔断意连 。具体笔法和用色与兰花相同,而在外侧三七瓣的点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间造型上的变化,笔意上更需灵活多变 。花芯用浓墨点在花瓣的相合处,花苞点在瓣的合缝间,半干时点入 。花的三点呈草书的“●”字型或两点呈“●”字型,苞的两点上下连接呈“●”型 。
二、叶的画法
画叶称撇叶,意味其用笔同于楷书的“撇”法 。撇叶一般用浓墨,与淡色花相互映衬,但有时考虑到层次也用淡墨 。每株兰叶在五笔至七八笔之间,先从简单入手练习右撇式和左撇式 。第一笔长,自下而上随行笔的提按间粗间细;第二笔仍朝右撇,较短;第三笔朝左撇,与第一笔相交呈“凤眼”状 。另一种形式是第一笔长,粗细变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细若鼠尾;第二笔朝相反方向撇,与第一笔相交,亦成所谓的“交凤眼”;第三笔短,穿过第一、第二笔形成“破凤眼” 。从一株进而两株、三株反复练习 。
撇长叶、折叶难度更大些,主要在于要掌握好行笔的提按与腕力的灵活,要站着画,以腕运指,力来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运用好腕力,行笔才能灵活 。每一叶片无论长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 。笔断意连这在撇长叶中是经常遇到的,折笔既要体现兰叶的轻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刚 。在叶的组合上,长短、粗细与疏密要有变化,穿插交错有致 。对画一丛兰叶或分布在画面上下的多株兰叶,在墨色上要有浓淡层次变化,不可不分远近地一律黑色 。在叶子的分布上切忌杂乱无章,漫无秩序,要宁少勿多 。
兰花叶子的画法
一笔长 二笔短 三笔交凤眼,每三笔为一组 。
一丛兰草可画一组叶子,也可画多组,根据画面需要叶子数量可增可减 。画兰花叶子时应避免的错误
一,不可三叶交为一点
二,两笔之间不可平行
三,多片叶子不可相互交叉成”井“或“网”状
花的形状及画法
?中锋用笔,淡墨画花瓣,浓墨点花芯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的一中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水彩和油画水墨画的区别
- 吊兰属于兰花吗
- 野生兰花种植盆里为什么不开花了
- 炒菜西兰花和什么搭配好
- 兰花怎么养才容易开花
- 兰花为什么黄叶
- 米兰花叶子上出现斑点怎么办
- 排骨炖白萝卜可以放西兰花吗
- 用羊粪如何给兰花施肥
- 哪些蔬菜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