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冬至之后,北方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时节。这时候,有一群人忙碌了起来,他们要做的事,就是采冰。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为大家重现老北京采冰(又称“打冰”)的场面。照片摄影师包括弗兰克·迈耶(1913年)、西德尼·甘博(1924-1927年)、赫达·莫理循(1930年代初)等,文中不再注明。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护城河上采冰。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人们要在夏天用冰块降温消暑(主要是帝王和达官显贵),怎么办呢?就只有冬季采冰,储存到冰窖里,待到来年夏天取用。这种冬季储冰、夏季用冰的模式,商周时期即已形成,一直持续到冰箱普及才告消失。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切割冰块。
清朝时期,北京的采冰活动由内务府和工部垄断,民间不得染指。这两个部门负责采冰、储冰,夏天到来之际供应皇宫、王府之用,并分配给文武百官。只有在有富余的情况下,才向民间出售。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用冰镩切割冰块。
晚清朝廷权威大幅度下降,民间悄然出现了采冰储冰的经营业务。清朝灭亡后,袁世凯政府发文,准许民间在许可的地点采集冰块、开设冰窖,由北京地方工务局管理相关业务,颁发营业执照、收缴租河费和水费。从此,一大批采冰企业应运而生,平民百姓终于可以在夏日享受片刻清凉。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工人将冰块从河面上拉上岸。
老北京的采冰地点多在北海、护城河、什刹海等处。每年立冬后,要先“涮河”,也就是把采冰水域的水草杂物清理掉,再把脏水放走,建临时坝蓄水。冰窖也建在采冰水域的附近。等到数九寒天,水面冻得瓷实,就可以采冰了。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冰块被拉入冰窖里。
当然,在河道、湖泊上采集的冰块达不到直接食用的卫生条件,到夏天只能用于冰镇食物、瓜果、饮品。如果想直接食用,只能另辟水池,放入饮用水,等冰封后储存起来。
冰镩|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猫冬”,这些人却要冒着严寒采冰
文章插图
工人在冰窖里将冰块码放整齐。
采冰储冰过程中,工人的分工可以用“精细”一词来形容。按照《国民杂志》的一篇文章《北京之冰窖》介绍,共有13个工种:在河内冰层上工作者曰“河下”,搭冰上岸者曰“河上”,河下工人又分三种,曰“看风儿的”,曰“画线”,曰“打冰”。河上工人则分三种,曰“拴套儿”,曰“拉冰”,曰“装车”;冰车运至窖外,则工人又分二部,曰“口儿外”,曰“口儿里”。口儿外工人,俗曰:“窖口儿上的”,即冰窖门口外边之工人,此辈分三种,曰“放牌子”,曰“走盪儿”,曰“卸车”;其口儿里之工人,分四种,曰“接冰”,曰“码冰”,曰“缮蓆”,曰“封泥”。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