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产|谈“打卡”:世上本无“卡”,“庸人”自“打”之

多年前 , 如果你在街上碰到某个朋友 , 也许在寒暄时会问他吃了没有 , 可假如今天你再与他相遇 , 或许他会问你 , 你去某地“打卡”了没有?这个打卡的“某地” , 不仅仅是某个景点 , 还可以是某个新开的购物中心 , 也可以是某个艺术展览 , 更可以是某个饭店或者某个咖啡店 , 甚至可以是某支冰激凌 , 只要其是“网红” , 就可以打卡 , 所以打卡又可称为“网红打卡” 。
的生产|谈“打卡”:世上本无“卡”,“庸人”自“打”之
文章图片

似乎转瞬间 , 我们就来到了一个“万物皆卡”或者“万物皆可打卡”的时代 。 但是 , 正如恋爱时我们不懂得爱情一样 , 当我们打卡的时候 , 我们同样对打卡所知甚少 , 或者说 , 我们其实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知道的那么多 。 也许 , 我们并不知道这突然成为时髦的“打卡”从何而来 , 我们也不知道打卡到底“打”的是什么 , 更不知道我们的打卡又会给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带来什么 。
一、打卡的前世和今生
那么 , “打卡”从何而来 , 又是如何变成今天意义上的打卡的?当然 , “打卡”最初指的并不是今天的这种仿佛带有休闲和娱乐色彩的活动 , 而是来自美国的上班族在专用的机器上记录自己上下班时间的活动 。 不过 , “打卡”这个词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而来 , 英文里“打卡”最常用的是“Clock in/out” , 用单词“clock”即“时钟”来强调进出单位的“时间”;还有一个常用是“punch in/out” , 用“punch”即“打孔”来强调机器的记录活动 , 因为早期的考勤机是一种机械打孔机 , 就是在一张卡片是打孔以标记上下班的时间 。
这个词进入中国后 , 最初由香港将其译为“打咭” , “咭”这个字的粤语读音就是“ka” , 这个字是英文“card”的音译 , 因为“咭”在内地不常用 , 所以就用习惯的“卡”字代替了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打卡一度在上海的外资和合资公司流行 , 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 因为可以打卡或者上班需要打卡的人 , 不仅意味着高收入 , 甚至还代表着“高颜值” , 后来随着经济的繁荣 , 本地的各种公司和单位都与国际接轨 , 打卡成为常态 , 这个词也由此失去了新鲜感 , 乃至从日常语言中消失 。 而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 , 打卡这个词重新被资本的新钱征用与刷新 , 逐渐成为“热词” , 开始再次流行起来 , 也让人因之产生了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
二、打卡打的什么“Ka”
可是 , 打卡到底“打”的是什么“Ka”?因为伴随着被装饰一新的打卡一词重又回来的同时 , 打卡的能指好像也发生了变化 , 打卡的“卡”似乎从记录工作时间的“卡”(card)被不知不觉的替换成了各种角色或演员的“咖”(cast) , 而打卡也由“打工人”的上下班的强制性的时间登记活动 , 变成去拜访各种“角色”或者“大咖”的娱乐休闲活动 。 只不过 , 这些“咖”更多的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 因此 , 打卡既可以说是一次愉快的“偶像崇拜”之旅 , 也是一次不无惬意的“拜物教”活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