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七十年:从世界归来 在侨乡筑梦( 三 )


1952年,兴隆成立了青年突击队,这是由侨乡青年组成的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垦荒队 。他们“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没雨拼命干”,晚上不能垦荒种橡胶,就挑灯挖鱼塘,在我国农场建设史上写下了年轻人拼搏奉献的绚丽一笔 。
正是凭借这样一股子艰苦创业的劲头,到了20世纪60年代,兴隆华侨农场已发展成为“宝岛明珠” 。从1957年至今,共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往兴隆华侨农场参观视察 。
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兴隆华侨农场接纳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余名归侨(含难侨),成为新中国接收人员分布最广、安置侨胞人数最多的一个华侨农场 。
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七十年:从世界归来 在侨乡筑梦
文章图片

兴隆巴厘村的舞者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袁琛 摄
敢闯敢试!一跃成为海南旅游重镇
2021年12月一天下午,在兴隆一家咖啡馆,十几位1972年从兴隆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相约在一起喝咖啡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在兴隆生活了一辈子 。
他们回忆起十六七岁时参与兴隆南旺水库建设的情形 。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修筑大坝主要使用锄头、扁担、小推车等工具 。大家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推着小推车在山头和大坝之间穿梭,你追我赶、争先恐后 。“下坡时,我们推装满土的小推车,顺着风时速可达40公里每小时,跑起来脚尖着地,像飞人一样 。”
“每个人都拼命地干,没有人愉懒 。”一位60多岁的女士回忆说,有一天她推着满满一车土,小推车前面顶到了石头,连人带车翻倒,躺在医院休息了一个月才康复 。
如果说建设南旺水库展现了兴隆人的干劲,那么1982年至1983年建设沉香湾水库,则折射出兴隆人的闯劲和拼劲 。
沉香湾水库项目立项时,上级部门担心项目贷款多、以后还本付息负担重,加之水库建设施工量大,如果在雨季到来前(5个月内)达不到安全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迟迟未批 。
为此,时任兴隆华侨农场场长李步海代表农场写了保证书,立下“军令状”,才让该项目获批 。可天公不作美,1982年11月中下旬兴隆连降特大暴雨,清基工作被迫推迟了20多天 。主坝施工量大,土方运输不便,工期短,任务紧迫 。摆在农场负责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带领全场干部职工,知难而进,按原计划施工;二是知难而退,等一年再施工 。农场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对此进行深入讨论,最终选择了前者,因为如果等一年再施工,虽然风险小一些,但可能会遇上同样的天气 。
项目开工后,兴隆华侨农场9个管理区、直属单位共4000多名干部职工和外招的2000名民工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争分夺秒抢进度 。1984年4月,大坝拦洪断面的高程达标,安全渡过洪水关 。沉香湾水库的成功修建,不仅彻底解决了农场的用电问题,还为后来兴隆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