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初冬大罗山行,秋山秋色醉“枫”景!( 三 )



穿过罗天门 , 向伊凡亭走去 。 伊凡亭 , 因澳大利亚人伊凡·戴维斯而命名 , 他是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一名外教 。 在温六年 , 他每周日上大罗山捡垃圾 , 市民亲切地称呼他是“大罗山的环保卫士”和“捡垃圾的洋雷锋” , 为了纪念他的善举 , 人们把茶山上的一座凉亭命名为“伊凡亭” 。 伊凡 , 他以自己一个人的言行唤醒了一座城 , 不仅在打扫温州一方水土 , 也在打扫着温州人的心灵 。 我们队伍中有好几个 , 就是当年跟着这位伊凡大叔在大罗山上捡垃圾的志愿者 , 她们非常激动地向我们讲起伊凡大叔当年的善举 , 并纷纷在亭前留影纪念 。 离开伊凡亭 , 我们就向猪头岭行进 。
这条岭 , 因其间有一块酷似猪头的巨岩而得名 , 极其险峻 , 加之路窄草茂 , 直插山顶 , 是最难攀登的一段 , 沿路漫山芊芊芦苇 , 蓬蓬勃勃 , 随风摇曳 , 倩影婆娑 , 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 , 摇荡在风中 , 在冬阳的映衬下 , 朦胧而神秘 , 美得不可方物 , 让人恍若梦中 。 我们走走停停看看 ,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 , 便到达传说中的猪头岩 。 只见一个巨大的“猪头” , 不知被何方神圣活生生地斩下 , 端放在一个斜突的山岩上 , 猪眼、猪鼻、猪嘴 , 清晰可见 , 惟妙惟肖 , 让人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伟力 。 驴友们油然被这块猪头的憨态所吸引 , 罔顾危险 , 纷纷攀爬到猪头岩下 , 与这个二师兄来个亲密合影 , 在摄影师镜头不停地咔嚓咔嚓声中 , 定格出了她们最酷的姿身 。 驴友们也借此在此小憩片刻 , 喝口水 , 吃点干粮 , 补充一下营养 , 以继续战斗 。 这时有个队友带来的小音响突然响了 , 播放了一首《西游记》主题曲《路在脚下》 , 队里的大胡子兄蓦然甩下手杖 , 作二师兄状 , 和着歌曲的旋律一边高歌 , 一边扭起屁股 , 其憨态之妙肖 , 让人忍俊不禁 , 其歌声之雄浑 , 让人久久沉醉 , 一下子解除了旅途的劳累 。

小憩片刻 , 我们沿着猪头岭继续上行十来分钟 , 右拐处出现一条石阶小路 , 路口的灌木上结有几条各异的红丝带 , 丝带上写有“父子登山队”“蓝鹰登山队”等字样 。 张队告诉我说 , 这是先前“登山队”留下的路标 , 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 , 间隔一段距离就会有这种丝带出现 , 有丝带出现的路往往是人迹稀少极其荒僻的险道 , 丝带起到路标的引领作用 , 不会让探险者迷失道路 , 这条小路的尽头就是“山重楼”洞天 。 张队等几个专业探险者在前面给我们开道 , 我们部队小心翼翼地跟随在后 , 趔趔趄趄穿行在野草湮没灌木丛生的山路上 , 一如钻在原始丛林里 , 不时差点被石头绊倒 , 身体多处被荆棘刺伤 , 弄得全身泥污 , 满面尘灰 , 简直是穿行在野猪岭中的野人一般 。 随着山势越来越陡 , 荆棘灌木越来越密 , 对未知前方的忧虑 , 还有随时有可能跌倒掉落悬崖的忧惧 , 让我和超哥这两个装备不足的行者 , 有些悔意和后怕 , 因为我们只是钻进去 , 而不是登上去 , 眼前的风光 , 只是脚下那些枝枝蔓蔓 。 然 , 看到前面大胡子兄硕大的身形 , 在丛林里穿行 , 一如出没深山野林中的大野猪 , 时隐时现 , 让行在他后面的我 , 又增添了对探险无限的遐想和勇气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