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松|“鬼子六”之墓,到底在哪里?( 四 )


西峰寺曾是最初墓址
沿着苛萝坨村农梦园边的山路前行,不一会儿就能到西峰寺。站在寺前观望风水,古寺背后那突兀浑圆的山包,就是史书上提到的“龙头岗”。龙的头部耸立在西峰寺山谷的入口处,村民信其为龙头,固认为此山是神山,从来不敢动这个山岗上的一草一木。因此山的山岩出产优质石材,祖祖辈辈又被村民称为石龙山。
龙头岗以东是永定河的冲积平原,以西是连绵的西山,古时京城连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京西古道正从龙头岗下经过。这条古道是自西南山区进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古时出入西山大道的南道,如果赶上帝王去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等著名寺院上香礼佛时,这条古道就变成了御道。京西古道历史非常悠久,西峰寺在古道之上,自然可以推测出古寺的重要性,其地理位置佐证着西峰寺确实曾为戒台寺的下院,两寺之间正好靠这条石砌古道相接,古道北接庞潭古道,过“娼妓桥”向南上山,与芦潭古道相接后进入戒台寺,沿途佛音缭绕。
关于西峰寺的始建年代,可查的资料不详,有学者推测,西峰寺的历史很可能早于戒台寺。这种说法的依据之一,是古寺现存最古老的活文物,也就是院中一棵高大的银杏。毫不夸张地说,站在三公里外的山巅就能看到这棵银杏挺拔的身姿。它不仅是整个京城最高大的银杏树,也是最古老、最粗壮、最茂盛、果实最多的银杏树,故被誉为“银杏王”。“银杏王”相传是东汉末年栽种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比京城历史最悠久的寺庙潭柘寺还要早一百多年。
卧龙松|“鬼子六”之墓,到底在哪里?
文章插图
西峰寺东汉银杏
关于西峰寺很可能早于戒台寺的理由之二,是西峰寺明代有祖师堂,里面供奉西山老祖,这可能是承袭了西峰寺的旧制,西山老祖应是西山地区最早的佛教祖师,其奉佛之地当在西峰寺。以上两个证据可以推测,尽管传说西峰寺建于唐代(因有记载唐代时西峰寺叫“会聚寺”),但会聚寺的始建时间很可能早于戒台寺。可查的历史是,西峰寺在元代被改名为“玉泉寺”,明正统元年重建时,明英宗朱祁镇赐名“西峰寺”并赐匾额,当时古寺内有唐代的俊公法师塔,元代的月泉新公塔(现在移到了戒台寺内)。古寺的建制有山门殿、天王殿、如来殿、毗卢殿、钟鼓楼及伽蓝堂、祖师堂、东西两庑环绕。可惜到了清代,寺院开始衰败,清晚期恭亲王奕话斤相中了这块地方,曾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庙。
有专家考证,西峰寺内“银杏王”为雌株,它的西侧有一棵较小的雄株,是它的授粉树,据文献记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棵树曾靠远在两公里外戒台寺内的雄株授粉。由于两棵古树生机盎然,果实和枝叶过于茂密会将树枝压断,有记载1980年一条巨枝折断,还砸碎了树下的石碑,2003年秋,国土资源培训中心在这里选址扩建时,对古寺文物倍加珍惜,将存放在院外被砸的三块残碑移到院内,安放在古银杏树前的草坪上。三块古碑中,《重建西峰禅寺碑记》、《重建西峰禅寺记》两块是明英宗正统四年立的,另一块《敕赐西峰寺碑记》是明隆庆四年所立,古碑虽然都是明代,但记录的内容是西峰寺自唐至明800多年的历史。饱经沧桑的残碑与花木繁茂的古树相得益彰,沧桑俊朗,成为如今西峰寺的绝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