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馆建设的“海宁实践”( 二 )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 年轻人的观展方式开始出现颠覆性的改变 , 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了新常态 。 海宁市不断拓展非遗馆展陈形式 , 利用计算机三维虚拟建模技术 , 建立了海宁非遗全景展厅 , 通过视频、图片、互动及3D模型等多种手段集中展示非遗文化 , 吸引更多年轻人 。 在此基础上 , 还开展了“海宁市数字非遗馆”建设 , 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网页实现非遗展览的快速传播 , 带给观看者高度互动的3D虚拟现实环境 , 使观者足不出户便可身临其境参观非遗馆 。
以三大理念为核心 ,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非遗馆生态圈
海宁市非遗馆在陈列布展上 , 改变传统意义上将一定数量的实物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陈列的方式 , 以“活态展示、文旅融合、生态发展”三大理念为核心 , 创新非遗馆陈列布展模式 , 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非遗馆生态圈 , 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非遗馆 , 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
“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展示理念贯穿于各级非遗馆的建设中 。 非遗以人为核心 , 只有通过人的展示展演 , 才能将其所承载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充分展示给大众 。 海宁市的各级非遗馆除了实物资料的展示之外 , 曲艺戏曲展演、习俗互动展示、主题文化讲座、非遗实践课堂、传统节日演出等也是非遗馆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 每一个非遗馆都设有常态化的互动体验内容 , 使受众置身于非遗项目情境中 , 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 , 不仅可以现场体验 , 还能通过参与将非遗作品带回家 , 让观众走近非遗、体验非遗之美 。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文旅融合理念 , 既能激活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 , 丰富旅游供给 , 又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 海宁市大力推行“前馆后厂”“馆店合一”的非遗馆模式 。 一方面 , 通过静态方式展示历代珍藏、精品力作 , 另一方面 , 专门开辟线路供参观者观览生产制作过程 , 让游客能沉浸式了解非遗项目和非遗工艺 , 提升购买兴趣 。 目前 , 位于海宁市斜桥路仲古镇的海宁光明酱园 , 作为斜桥榨菜制作技艺和酱菜制作技艺的展示场馆 , 集生产、销售、技艺展示、酱园参观等于一体 , 成为了当地知名的非遗“网红”打卡点 。 皮影戏馆、皮贴画馆等专题馆 , 让艺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演出都在同一展示空间内 , 让文物与非遗互为映衬 , 展陈与展演、观赏与购物有机结合 , 成为非遗旅游产业链和消费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同时 , 旅游带动销售 , 促进市场上非遗产品的整合开发 , 促进非遗产业规模化发展 。
“非遗在景区”的生态发展理念让非遗馆成为充满活力的生态空间 , 为传统文化的振兴注入持续的活力 。 面对景区非遗项目的发展 , 海宁市提出了“一件作品”到“一座非遗馆”到“一条非遗街区”再到“一张非遗生态网”的生态发展目标 。 让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扎根景区 , 长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 利用景区的丰富资源 ,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产业发展 。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育 , 海宁市的各级非遗馆实现了文化、民俗、经济、旅游的跨界融合 , 推动了文化生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 如海宁硖石灯彩馆以作品展示为基础 , 融入硖石灯会文化 , 推出灯会、灯展、灯谜会等主题活动吸引人气 , 辅助以传统饮食、传统糕点等生活化的非遗项目 , 既带动了南关厢历史街区的人气 , 又保护了众多濒危非遗项目 , 形成了集活态展示、体验互动、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