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墓玉凤 妇好墓

妇好墓在哪?位于小屯西北约100米,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
墓室的主人为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 。
据说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考的女将军,她不仅端庄贤淑、深明大义,而且文武双全,既能主持宗庙的祭祀,又能领兵打仗 。
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一马当先,统兵率将,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
妇好死后,为了纪念她的功绩,武丁在王宫旁给她修建了一座大墓,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 。
武丁为她陪葬了许多珍贵器物,还杀掉不少战俘殉葬,并在她的墓上修建了一座漂亮的朝堂,作为祭祀她灵魂的地方 。
1976年考古发现,该墓室殉葬16人,并出土了1928件精美绝伦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并出土海贝6800余枚 。
随葬品不仅数量巨大,种类丰富,而且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堪称国之瑰宝,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 。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
也是殷墟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

妇好墓玉凤 妇好墓

文章插图
妇好墓的简介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 。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墓,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 。出土青铜器468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 。有“妇好”或“好”铭文的就有109件,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最为引人注目,一件以龙纹为饰,一件以虎纹为饰,每件重达八九千克,学者据甲骨文判定它们曾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 。据考证,这铜钺在商代也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看到它们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妇好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 。
甲骨文资料中关于“妇好”的记载亦有200多条,其中一片卜辞曰:“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旅万,乎伐羌” 。两相印证,可以确定该墓为妇好之墓 。
为什么感觉“妇好墓”的争论那么多?“妇好墓”究竟是什么?第一,妇好墓规格层次很高,祭品众多,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早商及武丁时期 。甲骨文对“妇好”记载为“伐巴平蜀名将”,并擅祭祀 。但却只是武丁贵妃,地位不高,身份一般 。然而死后墓葬规制,竟然超过了武丁本人及历代先王,令人难以想象此“越轨行为"为何发生?
第二,“妇好”身为武丁贵妃,却是十分出色的“伐巴平蜀名将”,然而先秦诸史及史记均无一丝一毫记载,令人费解!如果刨除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影响以外,幸免于难的竹书纪年也一无所载,不知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甲骨文向来以“在祀与戎"为主,却对商王武丁一个叫妇好的妃子关心备至,甚至连得小恙和怀孕都要占卜一下,乃至发生了死后“冥嫁三帝"之违反常伦事件,非常奇怪 。
第四,三星堆二里头及殷墟的考古新成就,为殷墟妇好墓的断代及定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尤其是对“司/后"及“母/女”的再认识是一个巨大飞跃,可能“妇好"并不是什么女人和武丁贵妃,而是商人之祖先之一,并与二里头及三星堆有关联 。
第五,铭文解读及甲骨文解读进入“网络时代” 。最有标志性的成果是“妇好"鼎和“司母"鼎二铭文可能有了新的结论 。
大致总结网民意见,把“妇"分解为:
“帚+女=司+母=羿+王=帝喾+颛顼” 。“好"分解为:“女+子=母+戊/辛=王位+姓氏(十天干及十二地支名号)″ 。
根据铭文解读顺序:一,庙号国别;二,王位名号/国王氏姓 。
“妇好”分别解读为:帚/女/子,帚/司代表庙号国别,女/母代表王位名号,子/戊辛代表王族氏姓 。为什么呢?
首先“帚/司”为庙号国别:
甲骨文“帚”为戴羽巫师形象,是类似“羽/羿"之“羲/义”巫师伶官 。根据史记记载,应是伏羲,有巢氏及燧人氏之三皇形象 。羲/义可能是后人简写为羌/姜,故史记有“禹出西羌"之论 。
甲骨文“蜀/禹”也即巫师“羲/义”形象,即抱虫卵为蜀/禹 。故“帚/司"应是三皇象征,是古羌/姜人图腾,也即古蜀/禹人的图腾 。“司”是“帚”的简写,“后”是“司”的反写 。
“女/母”是象形字,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即“戴胜人” 。根据三星堆及二里头面具文物分析(比如纵目王),应是王族继承人之义 。也就是说,女/母并不是妇女之义,而是戴面具之跪人形象,代表蜀王之继承人 。
“子/甲”的甲骨文字形为:“⊙(蚕卵)+又(手形)=子/甲=蜀/禹”代表祭祀蜀地蚕虫即蚕丛之义 。而“殷/商”人即“蜀/禹”的子/甲氏,也就是蜀禹之后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