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红树林守护海洋 我们守护红树林(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二 )


根据《行动计划》的原则和要求 , 各地各部门落实保护优先 , 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 , 将红树林和适宜恢复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管理 , 实施严格保护 。 同时 , 根据生态演替规律恢复红树林 。 近年来 , 中央财政已支持13个以红树林保护修复为主要内容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 , 地方财政也加大了红树林保护修复投入 。
尊重生态规律 , 修复工作越来越科学
红树林守护海洋 , 我们守护红树林 。 近年来 , 王文卿教授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科研课题 , 对福建漳江口不同退养还湿时间、不同退养还湿模式的红树林 , 从植物群落、底栖生物、鸟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 为退养还湿提供科学依据 。
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精细 , 这是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 。
我国红树林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和理念 , 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念 , 应用于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 确定了更加符合生态规律的修复思路 。 “提高红树林植被覆盖水平是目标之一 , 但不是唯一目标 。 ”“造林必须考虑对邻近区域的影响 , 也要顾及其他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 。 ”“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 不是种得越密越好 , 还要合理留有潮沟、光滩等 , 保证海水交换、鸟类栖息和底栖生物等需要 , 维护生物多样性 。 ”专家们如是说 。
修复思路变了 , 从修复地点选择、修复面积、修复措施到树种选择等各个方面 , 都需要更加严密的科学论证 ,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红树林修复标准技术体系 。
基于这种需求 , 自然资源部印发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 其中对红树林生态修复提出了指导意见 , 国家林草局指导地方有序开展红树林种苗培育、良种选育等工作 。 前不久 , 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 , 主要编写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介绍 , 《手册》给出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流程、工作内容 , 以及生态本底调查、修复措施选择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 这份“说明书” , 极大提高了各地红树林修复工作的科学性 。
推动蓝碳交易 , 让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
走进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让人倍感兴奋 , 不仅因为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 还因为这里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上取得了新突破 。
今年6月8日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 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 ,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 。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碳减排量 , 用于抵消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 。 项目收益用于红树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 , 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