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守护城镇文化遗存 创造美好人居生活

守护城镇文化遗存 创造美好人居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核心阅读
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古镇 , 保存着历史传统风貌 , 蕴藏着深邃的技艺和文化的积淀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筑 , 不仅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开展文化活动 , 更是为了留存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记忆

那些跨越时光陪伴我们的历史文化建筑与传统民居 , 体现着古人巧借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 蕴藏着古老的建筑智慧 , 在提倡守正创新的今天 , 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与转化
古镇、城市和民居的保护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 要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 保护发展城镇历史文化遗存 , 关乎我们的乡愁 , 是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 。 半个世纪以来 , 我参与规划保护历史城市(包括历史街区)百余座、古村镇70余个 , 见证和参与了当代中国城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 这期间积累的经验 , 或将对未来的城乡建设和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
原样修复 , 整旧如故 , 保护好我们的古镇
提到城镇文化遗产保护 , 人们往往最先想到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古镇 。 这些古镇至今保存着历史传统风貌 , 蕴藏着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 。 它们不仅是中国的建筑遗产 , 有些还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 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比如江南水乡古镇善于因借自然 , 多临水成街、因水成路、依水建屋 。 整体来看 , 我国古镇房屋多是两层厅堂式的砖木结构 , 鳞次栉比 , 或前店后院 , 或上宅下店 , 过街骑楼、驳岸石栏疏密有度 。 不同古镇因循各自水土 , 拥有不同风俗习惯和特色物产 。
在古镇保护工作中 , 我主张原样修复 , 整旧如故 , 以存其真 , 反对假古董 。 我具体提炼为“四性”: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 , “五原”: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原结构、原环境 , “四老”:老木料、老砖瓦、老形式、老法式 。 主张对旧建筑进行修缮或复原旧建筑 , 而不是以旅游商业为目的 , 使用快捷的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另起炉灶 。
周庄、乌镇、同里、甪直、南浔、西塘 , 江南六镇都依此进行创造性保护 , 培养出一批传承传统建造技艺的优秀匠人 。 比如 , 周庄在整修中使用许多旧木梁、旧木柱、旧门窗、旧石板等 , 修出了原汁原味的房子 。 乌镇也是如此 , 为各种旧料分门别类地建造仓库 , 修缮时可随时调取使用 。 乌镇东栅、西栅使用明清时的石板铺路 , 同时将排水管道、电力线、电话线等埋入地下 。 沿街铺面、老宅使用的也是旧木料 , 并且按传统方法用桐油油过 。 墙面在替换掉烂砖之后 , 杜绝粉刷一新 , 而是在白粉中掺入黑灰 , 以呈现原有面貌 。 我们还采取古建筑移建的办法 , 将一座废弃的古代石桥移到镇中心 , 替代已被改为水泥桥的清代应家桥 , 用真古董丰富古镇景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