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个位于塘河之畔,素有温州“小台湾”之称的绝美村庄,你知道在哪里吗?( 三 )



伏虎山 , 是江南古万全平原西部散落下的七星山之首 , 形如虎卧 , 故名为伏虎山 。 相传平阳县有座奇山 , 山形似伏虎名伏虎山 。 又因山腹中有洞穴常有声 , 又名鸣山 。

伏虎山是座孤山 , 据考证 , 很早以前 , 也有溪涧 , 由于长年水冲雨落风吹日晒 , 虽有溪痕 , 也是干涸而野草丛生 。

 距今五千年前 , 万全还是一片海洋 , 后来海水消退 , 陆地渐露出海面 , 最终形成了今日万全水网平原 。 明万历《温州府志》载:“万全乡 , 负县郭 , 古为海 , 后筑塘为田 。 ”在万全 , 世代流代流传着”沉落策州洋 , 涨起万全垟”这一说法 。 万全垟 , 是指平阳横屿山脉以北与瑞安飞云江南岸之间的平原 。 这里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民风淳朴 , 有温州的“大粮仓“之称 。 据传“万全”一名是“万船”谐音而来 , 据《平阳县志》记载 , 万全仙口一带是三国时期国家造船基地——横屿船屯 , 能停纳一万艘船 , 后来“万船”成了地名 , 谐音“万全” , 一直沿用至今 。
伏  虎山(鸣山) 《鸣山与万全塘》一文中写道:距今五千年前 , 鸣山仅是海边的一个岛屿 , 潮汐冲击 , 风浪洗刷 , 日积月累 , 形成海蚀洞 , 潮涨时 , 汹涌澎湃 , 鸣声如雷 , 故名鸣山 。 后来海退 , 万全平原露出海面 , 孤屿成为陆上的孤山 , 但鸣山之称 , 沿用至今 。
在南宋时期 , 与鸣山毗邻的步廊村出了武状元蔡必胜 , 曾经在鸣山立一个筑塘河堤岸的工程调度中心 , 成绩斐然 。 比他大二岁的瑞安塘下的陈傳良 , 徐谊、叶适 , 均同朝为官惺惺相惜 。 陈傳良为着鸣山的诗意盎然 , 赶来欣然命笔一首七律《游鸣山寺》:“惰归春力不胜驱 , 风雨尚愁人掺裾 。 掠尽残红前日树 , 催还新绿去年畲 。 相将兴尽随花屟 , 赖有朋来载酒车 。 但得从今身尚健 , 吾乡风物胜匡庐 。 ”把鸣山风光旖旎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到淋漓尽致 。

鸣山除了水与寺外 , 还有“鸣”字 , 引起思考 , 到底是鸟鸣还是山鸣?若是山鸣在何处?鸟鸣也有道理 , 这里是茫茫江水 , 经过漫长岁月涨起万全垟 , 一座岛屿变成一座孤山 , 共有七座山 , 星星点点 , 甚为广西漓江之味 , 统称为七星山 。 堆放最前面是鸣山 , 自然而然成了鸟的天堂 , 叽叽喳喳 , 鸟鸣山更幽 , 取鸣字不说没理由 。 唐朝五代的罗袞所写鸣山:“天下名山有 , 未闻山自鸣” 。
传奇碾米厂     一篇曹氏泪

鲍黛三面环水 , 村民临水而居 , 南朝伏虎山(鸣山) , 东临高速与塘河古老长桥 , 看朝霞照射下的古桥 , 更外妖娆;西架高铁路 。 有诗云:前凤湖 , 后林河 , 左右连水阁 。 南高速 , 北铁路 , 东西驶塘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