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几月几号 寒衣

寒衣是什么意思寒衣[hán yī]
[释义]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就居求寒衣 。”

寒衣节是几月几号 寒衣

文章插图
为什么农历十月一要送“寒衣”是谁流传下来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一个很重要日子,家家户户都要给死去的亲人送“寒衣”,那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北方百姓祭扫祖先送寒衣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实际形成不早于宋代 。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我国北方地区民众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
因为寒衣节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为使先人在阴曹地府免挨冷受冻,人们不仅要为亡者烧纸钱,还要焚烧用五色纸做的衣服,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后来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是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
早在周朝时,十月初一这天便会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 。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
寒衣是什么 寒衣
hányī
[winter clothing] 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 。——《资治通鉴·唐纪》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 。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
中国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 。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 。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 。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 。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 。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 。”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 。”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 。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 。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 。”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