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新华社记者四进“雪域孤岛”楚鲁松杰影像记( 三 )


文章插图

楚鲁松杰乡的藏细柳种植基地(2021年9月19日摄)。新华社采访人员 格桑朗杰 摄
在阿里边境地区,群众曾无时无刻不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牲畜都不想走的路,我们走过;牲畜都不愿干的活,我们干过……”当地群众如是回顾。
当基础设施改善后,会发生怎样神奇的变化?
当地干部群众讲述的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故事,或许是对神奇变化的最好诠释。
——2019年,卡热组农牧民运输队正式成立,青壮年纷纷参与。两年来,运输队创收148.4万元,有力助推群众增收。
——31岁的巴卡村村民仁青欧珠打工之余,还学会了电焊、盖房技术。“冬春季放牧巡边,夏秋季靠技术增收,两不耽误。”他对未来满是憧憬,“扎西德勒,我们要用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
——“村里修建了垃圾掩埋场,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植树。”巴卡村党支部书记次白益西说,要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人永远在那儿”:守好每寸国土
高原初冬,喜马拉雅山脉的沟壑间又覆盖了一层薄雪。欧珠多吉和巴卡村村民索朗益西发动皮卡车,再次前往型钦牧场执勤点。他们身后,是每家每户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以及萦绕在空中的缕缕炊烟。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就像大拇指与小拇指。”欧珠多吉满脸洋溢着幸福,“边民放牧的同时也肩负着巡边护边重任,放牧不只是放牧,更是守护神圣国土,这是件世世代代都值得骄傲的事!”
新华社记者|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新华社记者四进“雪域孤岛”楚鲁松杰影像记
文章插图

楚鲁松杰乡的干部在型钦牧场巡逻(2019年1月8日摄)。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尚才 摄
伴着苦难长大的索朗多杰,20多岁就成为父亲巡山放牧的好帮手。“有没有人越界,有没有牛群跑到我们牧场,村里的牦牛去了哪儿……都是放牧要注意的事。”他说,“爸啦(藏语口语中对父亲的称呼)常说,这里是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一定要守护好!”
来自父辈的传承,让守边护边融入楚鲁松杰人的血液中,内化为自觉行动。“等稍长大点后,跟着父亲放牧就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次白益西回忆,“每次冬季巡逻,需要骑马翻越3座大雪山,在风雪中走上15天,而地上根本没有路。”
道再远,路再难,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守边人的足迹。
尽管两个女儿均已走出大山,今年72岁的楚松村村民欧珠加措仍坚决不去城里。“两个女儿分别在地区、县里安家,也多次劝我搬过去一起住,但只要还干得动,我们老两口都会在这儿守边。”欧珠加措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多个人多份力量。”
发展给边民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也让楚鲁松杰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间提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