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伟|巨鹿路675号 | 郁达夫( 五 )


这座“爱神花园”,原是沪上著名工商业者刘吉生在三十年代建造的私家花园,主楼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解放初,刘家定居香港,产权捐给了国家。1953年11月8日华东作家协会在大厅里宣布成立,从此,675号便成了“作家之家”。如今在楼梯的铸铁护栏上还留有刘吉生英文名字的缩略语 “KSL”。
我曾接待过从加拿大回来寻根问祖的刘氏后裔,陪他们楼上楼下转过一圈后,一位白发老者触景生情,指着光滑的楼梯扶手说,当年曾趴在上面顺螺旋形楼梯从三楼滑到底下。当他沉浸在童年美好回忆中时,我却想着另一件事——有一次,魏绍昌先生来作协,刚踏上楼梯,就对我说起老作家靳以在楼梯上滑倒骨折,后在巴金的提议下,楼梯铺上了地毯。
陆正伟|巨鹿路675号 | 郁达夫
文章插图

邬达克设计的“普绪赫”喷水池
名声早已在外的“爱神花园”也成了影视圈内热门的拍摄场地。我接洽过港星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等多家摄制组,还旁观了《建国大业》的拍摄过程,其中有一组镜头至今让我难忘: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和邬君梅饰演的宋美龄,在风声鹤唳中坐在二楼阳台的藤椅上,望着楼下水池中喷出软弱无力的水柱洒落在洁白如玉的普绪赫雕像上,夫妇俩神情沮丧,品尝着蒋家王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苦涩滋味……

我进文联时,那幢刚竣工的水泥楼,是我“待分配”阶段的工作场地。老杨让我先帮助资料室搬家。干了没几天,我就发觉此楼墙面开裂泛潮,铁板焊接的载货电梯常卡在楼层之间等诸多不安全现象,明显是文革余波未平时建造的“册烂污”工程。
在帮助整理图书中,我才知道资料室书库里藏有许多“奇珍异宝”,特别是保存完好的三十年代文学期刊,是全国各地图书馆不能与之比肩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资料室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再者缺少保管图书资料所需的防霉、防潮、恒温等防护设施,使得纸质书籍和珍贵资料生霉、泛黄、发脆。一次,作协主席团走访巴老时,无意间说起资料室的状况,巴老听后没有说什么。
巴老不曾想到,这座资料楼使用不满十年就成了危房,几代人积累的资料、书籍将毁于一旦。他嘴上不说,心里却异常着急。
1993年11月23日,市领导到寓所看望巴老。寒暄后,站在边上的我听到巴老说:“上海作协资料室藏有很多珍贵资料和藏书,能够保存下来很不容易。有些资料再要征集,也征集不到。但是作协资料楼属危房,保存条件极差,因缺乏资金难以改建,希望领导重视,加以支持。”不久,巴老替作协向市委转交“帮助解决资料楼扩建维修经费”的书面报告。
巴老历来很重视作协资料室的库藏,从他五十年代起捐助的几批版本书就可见一斑了。此时,巴老一面为改变资料室的困境呼吁,一面继续捐献以示支持。次年3月21日,小林来电说,捐给资料室的书已整理出来了,让我们去取。作为保管人员接受巴老捐赠我还是第一次。在他家,我和同仁手捧捐物同巴老还合了影。小林告诉说,这次爸爸把《随想录》版本书全给了资料室,连家中仅剩一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袖珍版本也一起捐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