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去北京|当代散文|| 颐和园( 二 )


颐和园红歌
记得上小学最早学唱的歌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北京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因为那里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有幸能到北京去看上一眼,也是我童年时期的一个梦想。
1976年的春天,我参军入伍,心想去部队可以在北京当兵,这下又有希望能圆梦了。哪知,军营驻地却在波涛汹涌、大海里一个小岛上,梦想再一次落空,这次携妻子去北京看病,总算也可以圆了自己的梦想。
那年秋天去北京|当代散文|| 颐和园
文章插图
12日下午,我们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北段的空军航空466医院,因13日、14日是双休日,宾馆的住宿价格都太高,我们便去医院附近的旅社地下室居住,15日入院当天,经本院专家、教授李鸿钧医生询问与查验结果为四期病史,之后将一切手续办好,便入驻于内科10号病房,与来自贵州毕节的一个病友何爱琴(女)同居一个干部级病房,她是一经营烟花爆竹的个体户,因类风湿引起的双腿严重变形,不能正常行走。她虽然看起来外表有些冷淡言语不多,但却心底诚实善良一副热心肠。还有一个就是,隔壁9号病房有位来自四川重庆稍年轻些的向小莎女士,她是企业职工。 4年前因右腿摔伤引起的单侧股骨头坏死,疼痛难忍行走不便。她性格开朗对人热情大方、且又健谈,喜欢到隔壁的病房串串与人交流拉家常,我们都习惯地称她为“快乐的莎妹”。
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与排序,两天后开始进行DSA介入微创疗法(股骨头供血动脉血管融通手术)。 第二天上午瞅个空档,我来到医院的西门口,看见有直接开往去颐和园的公交车,便乘上公交去了颐和园。不到半个小时,便来到了这座被誉为世界著名、而且规模宏大(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达3000余间),占地面积达293公顷的皇家园林。这处旧时称“清漪园”的园林,是1888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最主要的是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
驻足最东边的东宫门区,所看到的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仁寿殿,依次有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仁寿殿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镶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在昆明湖东堤北端文昌阁,东有文昌院和博物馆,据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位于颐和园最北部,虽然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