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钟鼓楼前:中轴线的北起点,老北京齐名东四的繁华商业街

位于中轴线上的钟楼和鼓楼,北京人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年代久远的报时工具,钟鼓楼见证着北京城几百年来岁月的变迁。
在地理位置上,钟鼓楼地区作为元大都城的几何中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北端起点,在元、明、清以及民国初期一直都是北京城中的繁华区。“东四、西单、鼓楼前”,钟鼓楼前的地安门外大街,是老北京人嘴里北京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01 钟鼓楼
钟鼓楼地区由来已久,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元大都的几何中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标志。
中轴线的划定,对元大都的规划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南北向轴线为从丽正门到大天寿万宁宫的中心阁,东西向中轴线为从崇仁门(今东直门)至和义门(今西直门)之间。两条轴线相交于全城的几何中心——中心阁。在中心阁的附近建起了钟鼓楼,确立了钟鼓楼作为元大都的中心地位。
鼓楼|钟鼓楼前:中轴线的北起点,老北京齐名东四的繁华商业街
文章插图
元大都中轴线(来源:北京印迹网站)
明朝定都北京后,为了减少建城的工程量及缩短防线,将元大都城北较荒凉的五里距离划出城外,同时沿南北向中轴线向南拓展,使得钟鼓楼由元大都的几何中心,演变为明清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标志,并延续至今。
鼓楼|钟鼓楼前:中轴线的北起点,老北京齐名东四的繁华商业街】现存鼓楼为明朝建筑,钟楼为清朝建筑。钟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据《析津志》记载:“钟楼,京师北省东,鼓楼北。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钟鼓楼建成后不久被大火焚毁,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后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宫室的同时重建钟鼓楼,后又相继被火焚毁。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遭雷击被毁的鼓楼重修。
清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认为钟楼是紫禁城的后卫,大钟则是中国的皇钟;于是“柱棁榱题,悉制以石”,钟楼再次重建,而且第一次采用砖石砌筑,从此令钟楼消除了火患,于1747年竣工。从此,钟鼓楼屡次修缮,但未再遭毁重建,以其明清面貌保存至今。
鼓楼|钟鼓楼前:中轴线的北起点,老北京齐名东四的繁华商业街
文章插图
钟鼓楼(来源:图虫创意)
鼓楼元代名齐政楼,《析津民》记载:“齐政楼,都成之丽谯也……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楼下三门……楼之左右具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根据《析津民》记载可知,在元代初建鼓楼时,周围就聚集了许多日用商肆,油盐柴米、瓜果针线一应俱全,是一处热闹非凡的市场。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