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双十一”一到 闷骚的德国人开始放飞自己( 三 )


之所以选一连串的数字11 , 这也是有讲究的 。 因为在中世纪 , 数字11代表着放纵和罪过 , 虽然不是个好数字 , 但却和狂欢节的主题意外相配 , 所以欧洲人才把这个时间定为每年狂欢节开幕的时间 。 尽管在德国很多有狂欢节传统的地方 , 狂欢持续的时间和流程大致相同 , 但每个地方的叫法又不太一样 。 比如在莱茵河流域 , 狂欢节叫Karneval;在巴伐利亚州 , 狂欢节则被称为Fasching;而在巴登符腾堡州和黑森州 , 狂欢节的称呼是Fastnacht 。
在德国 , 狂欢节规模最大的三座城市分别是科隆、杜塞尔多夫和美因茨 , 这三个地方的狂欢节又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 。 科隆狂欢节每年都会通过全城海选选出三个人去扮演狂欢节的标志性人物——“三人议会” , 即上文提到的“王子”“农民”和“少女”。 报名参加海选的条件是一定要会说标准的科隆方言 , 因为这三个标志性人物将在整个狂欢节期间 , 作为节日的代表出席各种重大的活动并进行表演 , 而且他们必须用地道的科隆方言来演讲 。 因为历史原因 , 在创造出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时代 , 女人还无法登台表演 , 所以成人版的“少女”人物是一直由男人来扮演的 , 这一传统保留至今 。
北威州的省会杜塞尔多夫的狂欢节代表人物则是一名叫霍普迪兹的小丑 , 因为杜塞在中世纪盛产芥末 , 所以在杜塞狂欢节开幕的时候 , 他就会准时在11点11分从市政厅前的一口芥末锅爬出来 , 并宣告狂欢节正式开幕 。 美因茨的代表人物则是一群大头娃娃 , 狂欢节开幕前 , 他们会一起宣读所谓的“狂欢节基本法”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 上述三地狂欢节的口号也是不同的 。 在科隆 , 狂欢节期间人们得喊Koelle Alaaf(音译:科勒阿拉夫 , 意思是“科隆胜过一切”);而在杜塞和美因茨 , 人们得喊Helau(音译:嘿咾 , 意思是“好哇”) 。 两个口号可千万不能乱用 , 不然轻则换来当地人的一顿鄙视 , 重则被认为是蓄意挑衅 , 有可能会挨打 , 因为科隆和杜塞可是传统意义上的“死敌”哦!
想当年我刚到德国的第一年 , 慕名去看狂欢节彩车游行 , 从哥廷根去科隆的火车先停杜塞 , 于是我下来跟着人群先学会了Helau , 接着坐车去科隆 。 下了车刚好遇到有人喊“我们科隆狂欢节的口号是什么呀” , 我心里窃喜 , 这个我会 。 在众人一片齐刷刷的Koelle Alaaf声中 , 我愣是生生地喊出了一句Helau! 结果本来欢乐的人群顿时就鸦雀无声了……过了半晌 , 旁边人起哄:杜塞人滚回去!解释之后才发现是个误会 , 从此这两句口号我就再也不敢搞混了 。
女人“掌权”剪领带 有人误以为是抢劫
狂欢节期间的活动虽多 , 但高潮永远都在最后一周 。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是所谓的“圣灰星期三” , 在这天晚上 , 很多城市都会在中心广场上点燃一个用稻草扎制的人偶 , 直到烧成灰烬 , 同时也宣告着狂欢节正式落幕 。 这里取的是重生的寓意——耶稣会复活 , 狂欢节也会在来年再次到来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