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注音 琵琶行( 二 )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来到九江城就生病,此地远离京城,无高雅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 。而湓口入长江的这个地方,地势低洼、潮湿,只生长一些苦竹、黄芦,诗人从早到晚听到的只是啼血的杜鹃和哀鸣的野猿 。即便是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和秋高气爽的月夜,也往往只能买酒独酌,自斟自饮 。在这偏远的地方即使有山歌入耳,羌笛飞声,却不入诗人“法耳” 。今天听到了艺术家的琵琶演奏,真如仙乐润耳,三生有幸啊 。您再来一曲吧 。


琵琶行注音 琵琶行

文章插图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是作者与表演者的一个内心的情感交流 。应在场听众的强烈要求,演奏家坐下来再“促弦”而弹,由“弦转急”到“凄凄”之声,使得满座皆掩泪而闻,而其中流泪最多的是江州司马白居易 。这段看似很平常的描写却极见真情 。诗人闻琵琶之声已经激动不已,而又听到了关于演奏家的身世,与自己何其相似,难免引起强烈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安史之乱后,盛唐鼎极而衰,民不聊生,很多人四海为家 。作者与艺术家都是“沦落”之人,这就是他们共同的话语背景 。

《琵琶行》有两条线,一条明线,是琵琶之声的优美激情;一条暗流,是诗人清苦而压抑的感情 。这两条线对立统一于无形之中,未见刀斧之迹,浑然天成,这正是诗人的高超之处,使读者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它所包含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白居易“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审美观念 。(齐柏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