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组词拼音部首 酬组词( 三 )


刘叔新的研究认为,惠州本地话与客家话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如同汉语几大方言之间的关系 。刘叔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惠州话的历史面貌,其论证惠州话系属为粤方言惠(州)河(源)系(参看刘叔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此说在学术界引起重视,获得不少学者的赞成支持 。而以刘若云、傅雨贤二位教授为代表的惠州话属客方言说,同样根据惠州话语音、语法、词汇方面与客家话相同,而认定惠州话属客方言 。黄淑娉认为:“两说都各自根据部分事实,也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都无法说服对方 。”
针对这种学术现象,窃以为,应该把学术的视野更拓宽一些,把研究的范畴外延至与方言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民俗等 。客观地弄清惠州话的语系归属,认同并重视本土文化,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文脉记忆】
演绎歌曲 音律独特
文/苗理洁
外省人来到惠州,常惊讶惠州话的别具特色 。的确,惠州话与普通话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如叫太阳“日头”、叫月亮“月光”、叫闪电“火蛇”、叫婴儿“伢仔”、叫筷子“箸”、叫儿媳妇“心布”等等,惠州人用独特的语言表达多姿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
惠州话演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惠州人称之“古仔” 。用惠州话演绎的“古仔”出神入化,别有韵味 。清末至民国,惠州城有种戏曲叫木鱼书说唱 。说唱者多为本地妇女,主要用惠州话说唱,其实就是从“讲古仔”,变成敲着木鱼“唱古仔” 。当年,有木鱼书唱的一出“古仔”叫《金叶菊》,说的是女青年遭受封建家长的虐待和摧残,日子过得非常痛苦 。因为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金叶菊》受到惠州百姓的热捧 。至今老辈人说起当年惠州人看《金叶菊》,“十人看,九人哭” 。
据地方志记载的惠州山歌、民谣、童谣以及西湖棹歌异彩纷呈,有上千首之余 。惠州人用惠州话唱出其独特的音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劳动人民在这方土地辛勤劳动和繁衍生息的切身感受 。如惠州人代代传唱的童谣,是惠州历史文化宝库中一朵奇葩 。童谣中颇有趣味的摇篮曲,押韵顺口,音调悠扬 。其中一首“嗳嘞嗳”,言简意赅,唱来缱绻缠绵:嗳嘞嗳,嗳我亚咕(惠州人叫小婴儿咕咕仔)乖乖瞓哩(瞓:睡觉),亚妈带咕瞓觉觉哩,嗳嘞嗳,我咕一觉瞓到大天光(天亮)哩!宝宝在母亲温柔的催眠歌谣中幸福地入眠 。惠州的爱情山歌,更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如《岭冈顶上种布惊》:岭冈顶上种布惊(岭冈,山上的意思,布惊是贴地而生的蒲松),唔使(不用)淋水(浇水)也晓生,亚哥亚妹情义重,无使(不用)媒人也晓成 。在男女婚姻不能自己做主的封建社会,这首《岭冈顶上种布惊》,不仅表现的是男女青年相互鼓励,准备勇敢冲破封建婚姻桎梏,也是男子对女子大胆直白地表示爱慕之情 。

酬组词拼音部首 酬组词

文章插图
曾几何时,东江边和西湖畔的男女对歌,“万众雀跃,欢呼声不绝于耳” 。男女歌手一唱一和,情绪激昂高涨,人们将之称为“山歌擂台” 。山歌擂台,是惠州话在语言表达上的完美体现,在历史档案中记下浪漫的一页 。
惠州话是惠州人的重要符号 。无论走到哪,乡音萦绕心头不会忘却,自然而然融入惠州人生命的血脉中 。
【酬组词拼音部首 酬组词】【文脉调查】
讲好惠州话从学唱童谣开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海婵
“查莲子,子连牵,查到观音脚面前……”这首《查莲子》,惠州人再熟悉不过 。它是每个老惠州人的童年记忆 。随着惠州本土方言的逐渐流失,以及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冲击,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关专家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保护传承童谣 。
惠州市民协副主席刘汉新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童谣,社会各方力量积极行动 。2019年年底,由惠州市文联和惠州市教育局主办、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了“惠州市童谣表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896位参赛者,以朗诵、歌舞、游戏以及工艺美术等形式诠释童谣内容,这也是惠州首次以多种艺术形式表现惠州新老童谣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惠州市民协更是积极整理创新童谣,多平台推介传播了数百首童谣,引发社会关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